第七章 无道伐有道 (第3/3页)
已经习惯沉默。这些年来,他亲眼看到宣王不尊礼制,甚至公然命令鲁国废长立幼,他看得出,这是宣王为立公子错为储君的前奏。既然君王一意孤行,为了自我保全,他只有沉默。
沉默的同时,默默地做事,低调的为人。或许,不让宣王注意自己的存在,也可以生存下去。
对姜戎的战争,虽然已经失败,可是君王似乎不太甘心,还是醉心于扩大大周的版图。所以,他自我请命,去太原防守。
京城里,依然有他的岳父申伯。临走的时候,申伯对他说:“大王废长立幼心意已决,你远离京城之后,手里至少有兵将可以调遣。我在京城,负责你在边疆的粮草,这样不至于受制于人。京城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可以至少自保,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有所作为。
表面上,姬宫涅黯然离京,去太原戍边;而实际上,他却可以等待时机。
征伐鲁国的誓师大会,实际上是一次废长立幼对立嫡立长的大会。宣王考虑驻守太原同样重要。所以,虽然姬宫涅以前有战功,但是还是不用他。所以他也没有必要参加誓师。
讨伐鲁国的大军出了函谷关,渡过黄河,整兵休息。石信自仗宣王的宠爱,恃宠而骄。一个太监,贪财贪到把军粮卖掉中饱私囊。方伯前去责问,石信大言不惭道:“我们这半拉人儿,不近女色,还不捞点儿钱,怎么过下半辈子。我告诉您吧,方大将军,大王让我做您的监军,其实无非是让我捞点。您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算了。”
监军是负责监察主帅和军队动向的,有专门向宣王禀报军队情况的责任,以便于军队失控。
方伯无奈,找先锋公子对商议。公子对琢磨片刻,然后在方伯耳旁细语数句。方伯听罢,捋着胡须道:“为今之计,只好如此了。”
方伯再次找到石信,给他带去不少酒肉,让石信开心。石信看方伯虽然最为主帅,却不端架子,心中很高兴。方伯告诉石信,方伯举杯祝酒完毕说道:“为了早日从鲁国胜利班师,我们明天巳时拔营,大军继续前进。”
石信身为监军,觉得自己是法外之人,根本约束不到他,晚个一时半刻并无大碍。便点头答应下来。不觉时间过去,方伯告辞。刚出了石信的寨门,忽然有人向石信报告说:“当地乡党野老,听说大军到此,特意带来美酒佳肴,前来慰问监军大人。希望大人能够赏脸一见。”
方伯听了,心中窃喜。并没有停留,骑马而去。
石信没有想到自己监军,居然能够惊动起当地乡党,而且带来了美酒佳肴。心中很痛快。吩咐人道:“让他们快快进来。”
在招呼当地乡党野老之前,石信没有忘记自己的监军之职,写了一份赞扬方伯带兵有方的报告,让后交给信使,递到京城面呈宣王。
乡党野老们果然不负石信之期望,美食、美酒、美女和金钱,让石信大开了眼界。石信在纸醉金迷里,喝的东倒西歪。甚至第二日天亮了,众乡党野老才各回各家。
大约中午时候,石信才想起今天军队拔营起寨。大将军方伯要点卯。按军机处置是要杀头的。可是心想,该杀不该杀有我一个人说了算,难道他方伯会杀我不成?想想昨日方伯的表现,和自己亲如兄弟。心里就更加有底了。正巧这个时候,乡党送来的两个美女一左一右把他抱住。石信吩咐继续饮酒。到了申时才想起点卯之事,这才醉醺醺的坐车去军营点卯。
方伯回到自己的营帐,通知每个营帐明日拔营出发,巳时点卯,晚来者按照军纪处置。众将官不敢怠慢,纷纷准备拔营出发事宜。
次日升帐点卯,方伯特意早来一个时辰,辰时进帐,开始击鼓升帐。众军士和将官不敢怠慢,巳时未到人已到齐。
只差监军石信一人未到。
于是方伯命令士兵竖起标尺,检测石信到来的时间。直到申时,监军石信才醉醺醺的晃晃悠悠的来到军营点卯。
方伯见石信果然中计,心中大悦,沉下脸来问道:“石信,你身为监军,知法犯法,你可知罪?”
石信以为方伯跟他开玩笑,笑道:“兄弟,别来这套。我是监军,你怎么会这样跟我说话。我不就是晚来几个时辰嘛。”
方伯沉下脸来,厉声问公子对道:“先锋官,你告诉他,点卯晚三个时辰该当何罪!”
公子对出列行礼,沉声答道:“按照军纪晚三个时辰当斩!”
石信听了,一身的酒立即变成一股冷汗。这个时候早有军士过去,抹肩头拢二背把石信五花大绑起来。
石信见势头不对,急忙讨饶:“小人知罪,希望大将军饶恕!”
方伯不由石信分说,厉声道:“你耽误整个行军计划,罪无可恕。推出去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