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2 禁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02 禁教 (第2/3页)

   因最近内廷漏出风来,皇上似乎动了禁限天主教的心思,一众传教士和信了教会的徒子徒孙们一下子着忙起来,上蹿下跳的找门路找关系,自然有人找到多年荣宠不衰的雍王府里,却没想到正撞上了枪眼儿,被人抓住就宗教本源和天主教、天主的本质大大辩论了一天,最后连皇帝都惊动了想看热闹,让四阿哥将过程题本呈上,看完后只反了“牙尖嘴利”四个字回来。

    那传教士大约是姓冯,一入府就开始宣传,“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已近二百年,其教理始终是公开的,它教导为臣者忠于其君,孩子应尊敬服从父母,所有成年男子均应积德行善、远离罪恶、服从政府法令、维护安定团结与和谐。只需看看论述基督教的书籍便可相信它不是伪教。正因为此,长期来它才在帝国得到认可并获准自由传教。它历经多次审查,人们从未发现有违良善政府法度之处,也从未发现不合情理之事。”

    没想到一句话雍王爷就鸡血了,“从未发现不合情理之事?我泱泱中华几千年,礼乐教化,你们为什么不允许敬奉天地?为什么不允许尊崇孔孟?为什么不允许礼拜祖先?为什么不允许祭祀故去的父母?敬天、祀祖、祭孔都是我国传统礼仪,与你们信仰何干,凭什么干涉?!”

    传教士显然被他吓到了,赶忙解释,“这些确实多年来存在争议,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定论,王爷这么说未免绝对。”

    “哼!你们远在罗马的教皇不是已经要下达命令禁止中国教民遵循中国礼仪吗,听说还要派‘钦差’来处理事务!还想哄瞒本王,真当我大清好欺不成?!”

    “这、这、这……”传教士满头冷汗涔涔而下,他并未想到养尊处优的王爷竟会对他们教内事务如此清楚,而且还一句话将这挑到了国家尊严范畴,“这是教皇下令,不得不为,实际上有不少教友都是同意祭祖的……”

    “教皇?你们说国中君主有二。一称治世皇帝,一称教化皇帝。治世者摄一国之政,教化者统万国之权。举凡教士教民,都尊奉教皇之令,那百姓究竟是教皇之百姓,还是我大清之百姓?!有朝一日,教皇下令,是不是我大清的子民都不用遵守法令了?!”对教皇这个称号有一种本能排斥的雍王爷将茶盏往案上一磕,愤声道:“四海之内,唯天与共,一国之中,宁有二主?!”

    那传教士竟然没有被吓住,虽然打了几个寒颤,但对宗教的忠诚战胜了恐惧,居然又挺着辩驳,“王爷这话不对。陛下和王爷们管理的百姓生活事务,而教皇大人约束的人们的思想,教导人们向善,走上通往天堂之路!”

    “荒谬!一人之身,岂可二分!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中国人还能称之为中国人吗?!”雍王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后,目光便不再看他,飘移在渺远不可知的远处,“你们想让所有中国人都成为基督徒,此乃传教之本来目的,本王深知其意。但如此,我们将变成什么呢?变成你们国王的臣民,教皇的臣民。你们培养的基督徒只承认你们,若遇风吹草动,他们可能惟你们之命是从。就像你们以宗教为旗号试图控制日本;也已经确实夺取了马尼拉……本王自然知道眼下不必顾虑及此,然百年之后,苟千万艘战舰来我海岸,则祸患大矣。近有沙俄,远有欧洲诸国,若内不能一心,则国如何可安?”[1]

    “但既然都是宗教,为何单单要禁止我们的?佛教道教却不受影响?听说王爷信佛,怎么能标准不一?”

    “宗教之众,自然利国者存,误国者废!”胤禛收回目光凝眉看着传教士,“目前域中有三大教,曰儒、曰释、曰道。儒教本乎圣人为生民立命,乃治世之大经**。而释氏之明心见性,道家之炼气凝神,亦于吾儒存心养气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