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4 封‘大’官 (第3/3页)
反倒是日夜伺候皇帝起居的近臣、宦官等人往往胆敢欺瞒、愚弄皇帝。
因为他们知道皇帝并不比常人多长个脑袋,一样吃饭睡觉,一样拉屎放屁,甚至很多方面都愚昧无知。
故此,心中的敬畏之心反而淡漠。
……
王猛他们征战近一年,大小战功立了无数,甚至死了大半的兄弟,最后才给个这么点官,照彪子的说法,至少该是个郡守。
但是不爽归不爽,这县令还是要当的,毕竟也是一方主官,也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分别之时,皇甫嵩更是有意的多给了他许些钱粮,甚至分给了他三千精锐。
按说这是违规的,封赏的地方官可以各各赴任,但是朝廷的军队还是要回归朝廷,必须由新封的将军带回京师。
但是,皇甫嵩所带领的这支官军,本身就有许多义兵、乡勇。当初皇帝亲颁诏令,鼓励各地招募义军,共伐黄巾。所谓义兵、乡勇也就是个人招募的私兵,而这些人并不能算是朝廷的军队。王猛正是率领着自己招募的五百多乡勇参加的官军,而在作战之中,为补充官军的损伤,也是不断的在吸收这些人,也从俘虏、流民之中挑选勇武之士加入。
所以,到现在,哪里还分的清谁是朝廷的军队,谁又属于个人的义兵?长官说你是官军你就是官军,说你是谁的义军,你也就是义军。现在最高长官皇甫嵩下令说王猛前前后后招募了三千义军,哪个又能说个不字!
其实,这也算大家心照不宣的事,不只是王猛带走了三千兵,诸将哪个不是能捞多少是多少?只是大部分没有他捞的多捞的精罢了。
要说这三千精兵,那可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无一不是精锐中的精锐,各各都是战火里磨炼出来的精英,在当今整个大汉帝国的军队之中,也是顶尖的存在。
……
王猛领了委任状,带领部队,直赴青州,上任去也。因为不是什么紧急任务,一路上走走停停,像是游山玩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