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疑惑 (第2/3页)
用。但羽林拱卫皇城,除了皇帝御驾亲征,绝不可能调去戍边。至于三万虎贲,在现今这种潜流暗涌的局面下,正是靠着他们,才维系了各地那些蠢蠢欲动的封疆大吏们仅存的一些忠诚。一旦抽师北上,速胜还好说,只要僵持数月,保不定就会有人起了异心。自己私下里的打算,原是准备抽调一半虎贲,再从府兵城卫中挑选出两三万精锐,一并交给董峻。一来增强西北的实力,二来改变边军里邱钟一枝独秀的局面。偏偏没有考虑到,现在这种强枝弱干的形势下,今上既然已派出费南监军,又怎么可能再削弱京畿的兵马。千错万错,自己就错在既然早已知道今上的心意,偏偏又被董峻传回的消息打乱了心思,居然坚持派遣援军。短短几日之间,自己的态度判若两人,也就怪不得遭疑了。
见他脸上渐渐恢复了血色,铁贞终于放心道:“柳公,今日之事,铁贞违抗上意,冒死明言,只为敬服于柳公忠贞可动天日。还望柳公放宽心怀,以国家为重,莫要因此对今上有何怨言。”
“铁公但请放心,无论如何,柳某的一片忠心,决不会改变。”柳江风的声音虽低,却峥烈坚决一如往常。铁贞点点头,立起身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十月金秋,桂花盛开。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溢满了郁郁的清香。虽说铁勒可能大举入侵的传言飞快散播开来,可随着天气越发凉爽,各处湖畔山峦的游人还是较平日多了不少。战争就算再凶险,毕竟还远在千里之外。而身披铁甲四处巡逻的虎贲和皇城口枪尖金光璀璨的羽林,在无形中给了百姓们安定的信号,至少在眼前,人们并不打算就此惊慌失措。
但常人的认知绝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如此平静,朝堂之上,柳江风每日都在担心中苦苦捱过。而朝堂之下,方戈武更是心急火燎,急等着援军的消息。甚至一些像林思元这种在野之人,也从蛛丝马迹中嗅出了一点异味,始终密切注视着北方的军情。
这一日正午,林思元和方晋、丁岚两人又聚在了来风轩上。他人虽狂傲,却素重友情。方晋既是丁岚的世交,很快便顺理成章的成了他的新朋友。前两天更在无意中发现,方晋的父亲竟然是董峻手下的大将方戈武。如今为了求援,迟迟逗留在京师。联想到近来京师广泛流传的谣言,林思元越发和方晋打得火热。只是任凭他如何拐弯抹角的询问,方晋的一张嘴始终把的铁紧。有时他甚至怀疑,方戈武是不是连他的儿子都蒙在鼓里。否则的话,实在无法解释这个初出茅庐的黄毛小伙怎么能识破他话中种种圈套。
方才借着酒兴,他又尝试着问了几次,结果当然又是空手而回。正当他百无聊赖憋得难受时,楼下的大道上,急匆匆的奔过了一群虎贲军士。这段时间为着谣言四起,虎贲的巡逻密度远远大于往常。眼下的这群人除了马匹行进的稍显急促,本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当他视线不经意得落在了打头军官身上,却禁不住失声“啊”了起来。他看得清楚,那军官不是别人,恰是当晚在绮海边追问许湄娘的年轻人。彼时此人还不知许湄娘的身份,明摆着是外地来的生客。怎么短短几日,却摇身一变,成了虎贲中的军官?从他甲胄服色看来,级别竟还不低。
林思元脑中转了数转,终是想不明白此人如何能有这般变化。他好奇心一起,再难按捺下去。趁着队伍还未走远,他狂性又发,探身窗外,不顾一切的扯着喉咙喊道:“阁下、仁兄、兄台!”
章扬打马行在路上,脑海里正在胡思乱想。自打他拜见了柳江风后,次日便被编进了准备北援的虎贲军中。除了他自己被弄了个游击的头衔,单锋刘猛以及剩下的八十多名同伴也都安插成了他的直属部下。只是没有料到,还没等他做好准备,柳江风突然又取消了北援的计划。这样一来,他不得不耐心呆在虎贲军中苦苦等待。十几天来,除了上下午各巡逻一次,清闲的几乎能把他憋出病来。这般无趣乏味的日子到了今天,方才有了一点改变的迹象。
小半个时辰前,他接到柳江风贴身亲卫传来的紧急军令,着他带领部下,封锁京师北门外的大道,来往行人,一律扣留。虽然奇怪为什么派遣他们这支驻扎在南城的虎贲,而不是就近调集北城守卫,他还是毫不犹豫的火速招齐了人马,打算直接穿城而过。
当林思元的声音传到他的耳中,虽然已经变得细微弱小,章扬依旧生出了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他扭头张望,视线立刻被林思元的身躯吸引了过去。只见来风轩上,露出了半截蓝衫,晃晃悠悠摇摇摆摆,让人担心他随时会掉下楼去。这时也许是看见章扬回头,林思元越发叫得急切:“兄台,是我,是我呀!”
“是那个狂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