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节 定计 (第3/3页)
“你等二人可有何良策向本相告之焉?”
贾诩平静的道:“主公应随时注意士族的动向,以免他们对主公不利。”
董卓点点头说道:“有理,士族害本相之心不死,得严加注意。此事就交予文和处理。”
“诩明白。”
“李肃可有良策献之。”董卓问道。
李肃支吾了半天,没有说出什么话来。身后的张辽谏道:“丞相,末将有一小小的提议,特向丞相禀告?”
丞相,不是主公,那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其他的人都泛起了同一个心思,有的甚至都拔出了手中兵器了。董卓一看,大惊道:“张辽乃是本相侍卫副统领,众将放心可也。文远有意,尽可说之。”
张辽一见,也是大惊失色,只是短短的一句,就有人拔刀相向。深深吸了一口气,平稳了一下心境,说道:“丞相,丞相之谋士之中只有李儒军师略通内政,若是丞相真的占领凉,雍,司隶三州,何人来统筹处理政务,末将担心李儒军师一个人,并不能完全的妥善处理。”
董卓一听,立马乐开了花,大喜道:“文远之言,一语中的,直指本相要害之处。奇才也!”董卓转头向李儒、贾诩问道:“此事你等二人觉得如何?”
李儒说道:“张将军所言不虚,儒没有把握将三州治理好,儒惭愧。”
贾诩一惊,仔细的打量张辽,说道:“主公确实需要招些大才,以助李儒的一臂之力。”
“二人可有人选?”董卓问道。
李儒说道:“儒久居凉州,并不知晓中原之事,只知长安的钟繇乃是一个大才,其余的儒都不甚知晓。”
贾诩也是说出了同样的话。一旁的李肃谏道:“末将还知晓两个大才,乃是出自一家叔侄,荀彧与荀攸。”
董卓大喜,早就听说过他们的大名了,立马向贾诩说道:“文和,本相给你一月的时间,将他们带到丞相府中,不管用任何的办法。”
“诩明白。”
事情刚刚谈好,就有士兵扛着金银过来了。大把的金银!成箱的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