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155章 真是笑话!若是这都做不到,还敢称王称霸?! (第1/3页)
此后数次试图挽回颜面,却都功亏一篑。
一次次的失利,终让赵光义心灰意冷,从此将“收复之志”束之高阁。
再往后的几位皇帝:赵恒、赵佶、赵桓,一个比一个胆小怕事,怯懦避战成了他们的共性。
别说什么光复失地,连面对外敌入侵都不敢正面迎战。
“澶渊之盟,其实也不是全无益处。”
赵光义沉思良久,终于缓缓开口。
天幕言称,此盟可保宋辽百年无战火,诚属不易。
若真能换来一世纪的和平岁月,他倒觉得未尝不是件功德之事。
赵大闻言,只是淡淡地扫了他一眼,轻声“嗯”了一声,既无否定,也未赞同。
换个角度看,站在宋真宗赵恒的立场,这笔交易其实不亏。
王超不战,辽军南下气势汹汹,波及黄河直抵开封!
试问:换谁不心惊?
谁又能知晓辽人真实意图?
若以世俗比喻,那就是你是富豪企业家,突然一群地痞流氓冲到家门前。
而你的保镖却全跑了,最后只能你亲自出门看门护宅。
这时候有人告诉你:给三十万,他们就撤,还叫你“哥”。
三十万,对你来说可能只是点小钱,甚至不够年底发保安奖金。
此时此刻,你会不会心动?
谁都会。
所以说,澶渊之盟虽然带来不少后患,但也确实是少有的“真·和平协议”。
此后百年,宋辽边界鲜有战事,两国百姓安居乐业。
和平本是好事,只是这和平也养出了一群养尊处优的“温室花朵”。
最终,女真一战,宋辽皆败,局势彻底崩塌!
……
康王时期!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两国百年无战乱。”
“赵恒虽无雄才,却能以微薄代价换得持久太平,也属不易。”
赵构如此评价。
在他看来,此盟约堪称“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
三十万岁币,与大宋年财政动辄上亿相比,根本是九牛一毛。
为避免更大冲突,只稍作退让,便换得多年安宁,未尝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