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若不是杨广贪功好大,瞎折腾,大业岂会败空?! (第3/3页)
完美基础。
如果杨广只是安安稳稳地待在关中,不去多事,这隋朝也绝不至于断送得这么快。
哪怕他折腾一下,只要没得罪权贵,也未必会崩盘。
但问题就在于——他两边都没落好。
一边强推迁都,开设科举,意在打压关陇旧族的影响力。
又一边不顾百姓死活,大兴土木,奢华无度,民怨沸腾。
等于朝堂上得罪了世家豪强,民间又激起了众怒。
这种双线开火,注定要翻车。
李世民心知肚明,正因如此,他即位后并未急于打压关陇旧势力,反而极力维护平衡。
毕竟他本人就是关陇贵族的领头人,自然深知其中的轻重。
“隋炀帝三次讨伐高句丽,全数败北,国力也在这过程中彻底崩盘。”
李世民摇头嗤笑,“连高句丽都打不赢,真是白瞎了那家底。”
……
洪武时期!
老朱此时也忍不住感慨:“这隋炀帝啊,真是被纵欲和虚荣给毁了。”
“我大明哪能重蹈他的覆辙?”
朱标站在一旁,轻声笑道:
“父皇说得对极了。”
“当年隋文帝打下的江山,那可是稳如磐石。”
“就算是其他历代亡国的皇帝来接班,恐怕也不至于在十几年内把国家玩崩。”
“若不是杨广贪功好大,瞎折腾,大隋的灭亡,恐怕还早得很。”
……
如果真要说这些末代皇帝的责任归属,像大秦的子婴、西汉的孺子婴——
基本上不该怪他们,局势早已崩坏,他们无力回天。
刘协、刘禅之流,也不过是风雨飘摇中的木偶罢了,顶多担些责任,但罪不至深。
但说到杨广,那就完全不同了。
这锅,他得一人全得背!
无论是对士族的激烈打击,还是他自己铺张浪费的荒唐生活——
全都让大隋在短时间内走向灭亡。
可以说,整个大隋的覆灭,他可谓“贡献良多”。
他不是普通的亡国皇帝,而是那种有雄心、有手段,却也最“能折腾”的皇帝。
史书里对他争议不断,但有一点毫无疑问——
他是历代皇帝中,最能把好牌打烂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