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章 魏王若被册为太子,我必被罢黜!若反抗,定有流血灾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章 魏王若被册为太子,我必被罢黜!若反抗,定有流血灾祸! (第2/3页)

后世之事。

    他们听得格外专注,神色凝重。

    一股异样的好奇心,在心底悄然滋长。

    这情绪,被称作——窥秘的欲望。

    “玄武门政变?竟是弑兄夺权?”

    “………”

    尽管天幕的画面透露的信息还不完整,但足够他们分析出许多端倪。

    这位日后的唐太宗,似并非顺位继承皇位。

    他那时甚至还非储君!

    始皇心中掀起一丝震动。

    此人胆魄惊人,竟敢下此重手。

    这,已可称为篡权夺位之举。

    一般来说,夺位之人必被千夫所指——

    可李世民的名声却似不坏。

    那明朝天子竟将他与我、汉武并称千古帝王!

    这便说明——

    大唐皇帝,实乃人中龙凤。

    刘彻此刻的想法,和始皇如出一辙。

    明明是强行登基之路,却依然赢得后世极高赞誉。

    看来此人治国之功,定是无出其右。

    功绩若能盖过过往,瑕疵也可被宽恕。

    刘彻也对这位大唐皇帝,愈发心生兴趣。

    敢做如此之事,绝非凡俗之辈。

    倒也算有趣……

    而朱元璋和朱棣两人身处唐之后——

    对这段历史再熟不过,连具体过程都了然于胸。

    不过他们并未开口评论,只静静观望。

    ……

    天幕画面转动。

    在李承乾诚恳提问下,侯君集继续道出更多玄武门之事。

    “那是六月初三,咱们不过八百人,如何挡住宫中数千人马,全凭房公计谋。”

    “策略之一,便是先挟持太上皇!”

    当初密议中,房玄龄建议,必须迅速进入皇城,才可将京中军力与齐王兵分割开来。

    关键之处,便在李建成与李元吉动身前,控制住太上皇李渊!

    如此,便能制止内卫妄动。

    李承乾不禁称道:

    “动一发而制全局,妙策!”

    杜如晦则自知李世民的心思。

    要知太上皇心意已定,不会立他为储君,唯有先发制人,方可保命夺位!

    “贞观肇始,实赖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智慧。”

    侯君集虽为武将,对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位文士亦是由衷敬佩。

    李承乾与侯君集畅谈甚欢。

    忽而,他问出一句颇为敏感之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