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中军节堂分果果,各方满意齐开颜! (第3/3页)
数十年,这简直是将蒙古人连根拔起。
“我来分配,尔等都信服?”
合起两本册子,贾琰淡淡道。
“一切听虎贲校尉安排!”
众将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此役,大同镇为主,宣府镇、山西镇为辅,若无三镇军兵舍生忘死,恐怕北疆早就糜烂。”
“征北军、京营虽然是后至,不过,损失一样不小。”
“我认为一应缴获须得分作五份,三镇边军、征北军、京营各领其一。”
“如何?”
“大善!”
听到这话,牛继宗、年羹尧、王子腾等将领都面露满意之色。
“我意上禀朝廷,缴获所得二十万两黄金、三百万两白银全数上交。”
“大同镇、宣府镇、征北军、京营各得铜钱一百万吊,白银五十万两、黄金五万两,牛羊二十万匹,山西镇得白银五十万两、黄金五万两,我部同样得黄金五万两。”
“这些银子、黄金你们怎么分,我不管,四百万吊钱必须全部分给士卒。”
目光凛冽,贾琰沉声道。
“是。”
牛继宗等人心中一肃,立即应声。
四百万吊钱折合白银约320万两,一分为四,大同镇、宣府镇、征北军、京营分别有80万两,看着并不少,但要是分下去,像征北军、京营,普通士卒(包括阵亡的)最多能得到十吊。
一文钱可以买半斤米,这10吊钱对寻常百姓而言,那可是4000斤米,足够一家老小过一年了。
大乾开国70多年,上上下下喝兵血已经成为了惯例,如果贾琰不多说这一句话,也许普通士卒连这10吊钱都得不到。
山西镇并没有得到铜钱、牛羊,这是因为他们独占征服鄂尔多斯部、扎鲁特部的缴获,自然没有人会不满。
至于那十几万匹驮马、驴骡完全被他们忽略了,这些必然是要交给征北军、京营,以做班师回朝之用,种马、战马就更不必说了,那都是国朝最为稀缺的资源。
PS:乾制:一两金子=十两银子,一两银子=1000文,一吊钱=800文一斤等于16两,半斤=8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