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屋檐之下 (第2/3页)
司马炎心中在念想什么,不问可知,之所以没有动静是因为现在被司马昭压制得死死的。一旦司马昭病故,司马炎只怕就会忍不住了。
就算不把李婉收入后宫,多少也要玩几回才肯罢休的!要不然当年那口恶气怎么出来?以己度人,石守信觉得随着司马炎权势的膨胀,这个人是不会罢手的,甚至轮不到他出手,就会有人主动献媚。
而石守信自己若是拒绝了这位司马师的遗孀,不但身边少了一个强大助力,而且还把人得罪死了。
连带着,亦师亦友的羊祜也很可能受到羊徽瑜的影响,跟自己疏离甚至绝交。
身边那么多敌人,一个帮手都找不到,那还怎么上进?
不上进还怎么保护妻子家小呢?难道就为了坚守所谓的“忠贞”吗?
取舍之间,石守信已经有了决断。
人在屋檐下,该低头时要低头!
看着石守信低着头沉默不语,羊徽瑜的面色渐渐冷了下来。一股失望,甚至是羞恼逐渐从心头涌起。
羊徽瑜正要开口,手中却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石守信抓起她的小手,就这样凝神看着她。
“你,你做什么呢,快,快放手呀!”
羊徽瑜脸上闪过一丝慌乱,想把手抽回来,身体却软得完全没有力气。
“瑜娘子,我若是一尺小苗,就给你遮挡一尺的风雨;
我若是一丈大树,就给你遮挡一丈的烈阳。
石某在此立誓,他日若是负你,那就让我万箭穿心,五雷轰顶。”
石守信就这样双目凝视着她,语气铿锵有力。他也不打算躲避了,直接捅破窗户纸!
羊徽瑜立刻红透了脸,低着头不说话,心乱如麻。一股幸福的愉悦感,让她浑身酥麻,如同触电一般。
忽然,一只大手揽住了她的肩膀,如同钢钳一般。
紧紧地,无法抗拒,无法动弹,伴随着一股男人的刚猛之气扑面而来!
羊徽瑜抬起头,看到的是一双带着侵略目光的双眼。
“以后,你就是我的女人,我来为你遮风挡雨!”
石守信用不可置疑的语气对她说道,铿锵有力!
听到这话,羊徽瑜胸膛剧烈起伏,像是得了急病的患者一样,喘着粗气低声呢喃道:“石郎君,我信你便是,莫要再发毒誓了,我信你……”
她如同投降一般,缓缓的闭上双眼,莲藕般白皙的胳膊却是环住了石守信的脖子。
很快,那微微张开的红润小唇被人吻住,无法挣脱。桌案上的灯火摇曳着,羊徽瑜沉溺在这个霸道的吻中,脑子里一片空白。
她的身体不受控制的瘫软在对方怀里,热烈的回应着,让这个年轻的男人任意轻薄自己。
好像池子里皱起的那一汪春水。
……
“恩公,您已经到家,妾就不进去了。”
天色已经入夜,马车缓缓停在洛阳郊外的石家宅院门前,徐莹似笑非笑的看着石守信说道,眼中有不明的深意。
石守信被她看得心虚,只得作揖行礼告辞。
就在不久前,他主动抱着司马师的遗孀亲热,可谓是打铁趁热,完全在配合羊徽瑜的情绪。他说的那些话,也是直接砸碎了对方的心防。
石守信能感受到,羊徽瑜吻得很动情,也能感受到对方心中的雀跃和欢喜。羊徽瑜长得很漂亮,完全不是什么两百斤富婆钓凯子的类型。
石守信觉得,即便他提出今夜在羊徽瑜的闺房内过夜,这位寡妇也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只是石守信心中还住着一个女人,让他无法提出那样的要求。临别时这位美妇人的眼神里,带着无尽的欣喜与期盼。
那表情似曾相识,他在李婉脸上也见过。
如果是逢场作戏也就罢了,最怕是动了真情。美人恩重,要拿什么去还情债?
此刻石守信心中满是无奈与负罪交织的心情,妻子李婉没有做错任何事,爱他爱到了极致,能给他的都给了。
石守信感觉今日很对不起李婉,虽然这是个混乱而虚假的世道,但妻子对自己一片真心,日月可鉴。
不过话说回来,司马师的这位继室,身材是真的好啊,那细腰盈盈不堪一握,多年来养尊处优,又没有生育过,皮肤保养得跟少女一样,光滑细腻。
石守信脑子里一片乱麻,欲望与理智不断纠缠。
他站在家门口,两盏红灯笼挂在院门两侧,带着温馨的光芒,以及居家的烟火气。他就这么站着,左思右想,也没想出该怎么妥善处理和羊徽瑜之间的混乱关系。
这个女人的“好意”,他是不能拒绝的,至少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来说,绝对不可以拒绝。所以当羊徽瑜开口表白的时候,石守信就直接化被动为主动,让对方自尊心和一腔热情都得到了极大满足。
石守信不会让她的爱意变成恨意。
石守信完全不敢想象,羊徽瑜如果恼羞成怒报复他的话,会造成多么恐怖的后果。多的不说,只要这位寡妇随便在司马昭那里提一嘴,石守信就绝对扛不住。
既然不能拒绝,那就给出两百分的专注吧,开弓哪里还有回头箭!
想起临走前羊徽瑜的承诺,石守信叹了口气,他只能选择相信对方。羊徽瑜说,石守信和夫人李婉都会好好的,她这个司马家的遗孀会暗中照拂,起码不必担心有司马炎那档事了。
有这样的承诺,石守信只能将这女人抱在怀里疼爱,不然他还能怎么样呢?
难道真逼着羊徽瑜反目成仇?
“咦?阿郎怎么在门口不进来呀?”
系着围裙的李婉推开院门,却是看到石守信站在门口,顿时面带疑惑问道。
“叔子的阿姊向大将军推荐,让我担任都官从事,明日便奔赴关中公干。
才回家不久马上就要分别,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
石守信叹息道,没有告知今日发生的事情,说出来徒增烦恼罢了。
听到这话,李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