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私人小宴 (第3/3页)
几句,韩振感慨:“做善事当然是做善事,但你们儒家修行,当真繁琐啊,突破大境界也需要学宫里准备祭礼典仪。”
私人小聚,不甚拘礼,王阐手里托盘盛了个烤好的大梨,却在韩振面前兜转一圈后送到了徐永生手里,然后指着韩振笑道:
“你讲话可留心点,眼下这里是我们三个读书人,就你一个武夫。”
韩振眼巴巴望着托盘:“我就是奇怪,三娘也选了儒家路子,我之前还以为你也会走纯粹武夫路数呢。”
谢初然捧着盘中烤好的梨,正慢慢嘬汁水,这时头也不抬:
“儒家祭礼相关虽繁琐,但做来也都挺有趣的,何况真要说,大都是善事好事。”
王阐转而看向谢初然:“话说回来,三娘还没入学就已经正八品修为,实在难得,两层三才阁都积蓄完满了?”
此事韩振尚不知,闻言惊讶看向谢初然,徐永生也感到意外。
谢初然笑道:“以前不懂事,缠着大哥帮我开蒙入九品,后来也是跟大哥学着入八品,好在学宫包罗万千,我入了学宫还能继续跟着学。”
王阐:“八品境界的相关历练呢?”
谢初然:“还差第一枚‘信’之印章的历练没完成。”
徐永生在旁慢慢嘬着烤梨,若有所思。
儒家五常之信,于三才阁其一中积蓄完满有所成,将得一枚“信”之印章。
对应第一枚“信”之印章的历练说难不难,但确实花费时间,乃是需要为他人守密一年。
“第二块‘智’之龟甲的历练,通习《算经》,清理乡间里坊民籍税赋,先前也绊了我许久,不过找到诀窍后就不难了。”
谢初然放下手中盛烤梨的盘子,擦擦嘴后,用手比划一下:
“别说,深入钻研下去,算学种种奥妙,还真有意思。”
王阐饶有兴趣:“哦,怎么讲?”
谢初然这次张开双手在身前比划:“最近我新解开一道题,是问坛子倒扣成堆,整齐码放,最上层四只,横行竖列都是两只,最下层横行竖列同样规整则都是十二只坛子,从最上层数到最下层,正好十一层,一层层交错堆垛整齐,问一共多少只坛子?不一只只去数的话,又如何可知正确数字?”
六百四十九……徐永生回忆了一下,再心算验证一下,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