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6章 缺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6章 缺钱 (第2/3页)

蓟州刺史,经略军使杨权恩,此人是杨承荣之侄,作为杨承荣天然的心腹,他在得知自己夺取幽州,又会做何反应。

    不过,杨权恩尚在蓟州,陈从进一时间也顾不上他,毕竟他还没反,自己位置还没真正稳固,陈从进更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去逼反他。

    刚刚坐上幽州最高权力的陈从进,在眼下,有更重要的事要办,比如犒赏随自己起兵的将士。

    记录军功一事,在静塞军归顺后,陈从进便开始安排了,军功是记录好了,但是赏赐的钱帛,却是个大难题。

    当初杨承荣夺取幽州后,已经是大开府库,赏赐追随自己部下,尽管如此,杨承荣依旧感觉不足,还在幽州城内搞出编户家资的骚操作。

    总而言之,眼下的幽州城内,粮谷不缺,所缺者,唯有钱帛,不过,主要还是因为乾符四年的税还没收上来,等今年夏秋两税收齐后,钱帛短缺的困境应该会好转许多。

    但税收毕竟还要好几个月,当下的头等大事,是要给随军而来的军卒赏赐,而且还要尽快兑现,总不能开个空头支票,让大家伙等几个月吧。

    后世时,拖欠工人兄弟的工资,那都是不可容忍的,更何况这个时代的武夫。

    记录军功的文书已经呈递上来,赏赐随陈从进突袭幽州的四千军士,每人赐钱五贯,绢两匹,另外在战场上有立功的,再额外加赏。

    而李旋德率领的清夷军,在出兵时,已经发过一次赏了,再加上一路上只是在赶路,并没有动过刀兵,因此,每日赐钱两贯,绢一匹,便差不多可以了。

    总而言之,陈从进一跃而上,夺下了幽州,只需付出四万两千贯钱,绢一万八千匹便足够了,要是在经济层面上来算的话,这一趟的生意,陈从进不亏。

    而眼下的问题在于幽州府库的钱帛,几乎被杨承荣折腾的一干二净,杨承荣当初想的好好的,先发赏,稳定军队,其他的,等夏秋两税收上来了再说。

    但令杨承荣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他还没来的及把税收上来,他的脑袋就先掉了。

    杨承荣死了,自然是一了百了,但是陈从眼下却头疼的很,幽州府库中,没钱了,把府库搜罗干净,钱只有六千贯,绢帛多一些,但也只有九千余匹,这点钱,用来发赏赐,那肯定是不足的。

    陈从进苦思冥想,幽州府库中没钱,但是军卒的赏赐却是不能拖欠的,至于妫州的府库,陈从进在起兵时,已经赏了一波,现在妫州府库中,也没多少余钱了。

    在当下的局势中,军队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在各地藩镇中,不是没有节度使,因为拖欠赏赐,而导致兵变被逐。

    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陈从进被此事折腾的实在心烦,他想了一圈自己的部下,似乎只有郭崇景更稳重些。

    随后陈从进让人将郭崇景叫来。

    “使君。”郭崇景很快赶到,对着陈从进行礼道。

    “幽州虽定,但杨承荣先前大赏军卒,幽州府库为之一空,眼下军功已经记录完毕,赏赐迫在眉睫,钱帛不足啊。”

    郭崇景闻言,眉头紧锁,没钱是最大的问题,短时间内,想要弄到钱帛,那只有两个法子,要嘛抄家,要嘛派捐。

    陈从进听完郭崇景的建议,心中有些失望,这两法子,他早就想过了,但眼下他才刚刚夺了幽州城,要是派捐,陈从进觉得,以幽州大户这些年的经历,估摸着对自己,应该也没多大信心,按理来说,应是弄不到多少钱。

    至于搞抄掠这一套,那真的是名声臭到底了,这比杨承荣的编户家资还坏。

    名声这种东西,说不重要,好像也不重要,但要说重要,那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陈从自知道自己眼下名声不算太好,但他还想挽回一点,他可不想当个声名狼藉的军头武夫。

    郭崇景见陈从进摇头拒绝,他忍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