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9章 学堂与长远规划的启示 (第2/3页)
,因为身份卑微,总是被人排挤。
罗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走过去问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阿牛被这么多人盯着,脸涨得通红,紧张地搓着衣角,小声说:
“三……三百亩地,每亩三个人,就是九百个人。每人每天三斤粮,一天就是两千七百斤。五十天……就是……十三万五千斤。我听账房先生说过,一石粮大概是一百六十斤……所以……所以就用十三万五千除以一百六十……”
他算得磕磕绊绊,但思路却异常清晰。
满堂俱静。那些刚才还在嘲笑他的罗氏子弟,此刻都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老秀才也捋着胡须,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好!算得好!”罗辰忍不住大声喝彩。他走到阿牛面前,亲自扶起他,对他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阿牛。”
“阿牛,你愿不愿意跟着李束主事,学习真正的算学,以后帮我管理天下钱粮?”
阿牛的眼睛瞬间亮了,那光芒,足以驱散他前半生的所有阴霾。他“扑通”一声跪下,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阿牛愿意!谢主公!”
这一幕,深深地烙印在了在场所有孩子的心里。他们亲眼看到,一个身份最低贱的伙伴,仅仅因为算对了一道题,就得到了家主如此的青睐。原来,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从那天起,学堂里的学习风气,前所未有的高涨。罗辰还规定,学堂里的学生,每隔十天就要去农田、去工坊、去军营,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他们帮助户曹的人员丈量田地,帮助仓曹的账房核对数据,甚至帮工匠们计算建造新式器械所需要的材料。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他们学得飞快,也让他们对这片土地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
深夜,荀衍看着还在灯下绘制图纸的罗辰,忍不住说道:
“主公,这学堂一开,我罗氏未来十年,将不缺可用之才。只是,我们这小小的坞堡,怕是容不下这么多的人才啊。”
罗辰放下笔,揉了揉眉心,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休若,你说的对。所以,我们不能只看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了。”
他将一张更大的荆南地图铺开,上面不仅有长沙,还有零陵、桂阳、武陵。“我们的筒车,解决了灌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