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8章 《深空防线》和客串出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8章 《深空防线》和客串出演 (第2/3页)

地球一同流浪两千五百年,才有可能到达的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之一,约4.2光年的比邻星。

    这还是属于银河系内半人马座α三星系统的成员呢,依旧需要漂泊两千多年。

    如果存在外星人,对方大概率会离得更远,但已经能跨越以光年为单位的距离轻易来到地球……那还有什么资源值得人家窃取啊。

    至于聚变能源就更是可笑,要是科技都发展成这样了,起码也得是反物质能源,或者直接捕获捕获恒星能量了。

    且不说地球这时候敝帚自珍的一些石油、煤炭、天然气……,即便是未来可能大肆用到的氘和氚,要是说会引起人家的觊觎,是不是有点可笑。

    更有甚者就是高维生物了,即便站在地球人面前,他们也未必能看到。

    这种外星人……要说不小心降维打击顺手把地球毁灭了,还有可能,图地球的东西就更加不现实了。

    不过没关系,这些他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帮忙修改。

    “虽然细节还要打磨,比如冰层基地的能量窃取方式、飞船的具体性能参数、陈敏破解的细节需要更严谨些……”

    洛珞低声自语,眼神却明亮起来:

    “但框架成了!核心冲突明确,够戏剧性,有视觉冲击力,还能引发思考,重要的是——这是一个能让他赚到积分的故事了。”

    他将《深空防线》的剧本合上,拍戏的日程必须尽快排下去。

    王启明那边材料的古怪问题、李卫国磁体的热失控……都在等着他。

    每一分钟的积分积累,都关乎着夸父逐日的成败。

    他站起身,疲惫暂时被找到突破口的那一丝振奋压了下去。

    “温岚”

    洛珞拿起手机:

    “联系《深空防线》的编辑组和视效总监,下午三点,我要开会讨论这部剧。”

    ……

    拾光映画顶楼的剧本研讨室,落地窗外是帝都黄昏的流光溢彩,室内却弥漫着一种紧绷的专注。

    长方会议桌一端坐着洛珞,身旁是他的助理秦浩,以及曾深度参与《流浪地球》的,拾光映画的视效总监刘明。

    另一端则是《深空防线》的原编剧组:资深编剧王蕾领衔,带着两位年轻编剧陈小雅和李航。

    桌上摊开打印好的《深空防线》剧本初稿和几本标注得密密麻麻的科学资料。

    短暂的沉默后,洛珞拿起剧本,语气平和地开口:

    “王老师,各位编剧,《深空防线》的核心骨架很好,路明烛的孤勇、陈敏的智谋、张磊的牺牲,这个‘铁三角’在末世危机下的互动非常有张力。”

    “潜入、破坏、空战的节奏点也设置得不错,尤其是路明烛在冰层峡谷中与‘影卫’飞船缠斗那场戏,视觉冲击力很强。”

    他的肯定让略显紧张的编剧组神色稍缓。

    王蕾点点头:

    “洛导,谢谢您能看到这些,我们知道里面有些设定可能…不太经得起推敲,您具体觉得哪些地方需要优先调整?”

    “关键在于设定逻辑的‘底层物理架构’,特别是能源和空间物理部分,需要更坚实的依据,不能让人觉得是‘儿戏’或者‘魔法’。”

    洛珞用笔点了点剧本中几处高亮的地方:

    “首先是‘暗影族’窃取聚变能源的目的和手段。”

    他翻开手边一本关于聚变能的简略资料:“土卫六的‘龙腾’聚变电站,是持续稳定输出的清洁能源源头,剧本里说‘暗影族’构建地下结构‘窃取’能源。”

    “如何窃取?直接管道抽取?那他们需要承受管道的高温高压,能量逸散巨大,不可能不被常规巡逻发现。”

    “如果是无线传输巨大能量,物理原理是什么?定向高能束流?那需要巨大的发射和接收阵列,其信号特征不可能掩藏在所谓的‘深层地质活动’里。”

    陈小雅鼓起勇气问道:

    “洛导,那…如果我们设定他们是利用了某种未知的量子场共振,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抽取空间中的‘零点能’或者真空涨落能量呢?”

    洛珞微微摇头:

    “这个方向有科幻理论基础,但需要设定得更严谨,并且与聚变电站本身产生强关联,不能只提一句‘窃取聚变能源’,让观众觉得聚变能源是个可以像自来水一样被轻松盗取的东西。”

    “可以考虑他们将秘密装置耦合在聚变电站的废热交换系统或者冷却剂回路中,利用其巨大的能量流做掩护,进行一种高效的能量转移或转化。”

    “这样,路明烛发现‘异常能量流向’而不是凭空失踪的能量,逻辑更通顺,也解释了他们为何非要选在聚变电站下方。”

    他顿了顿,补充道:

    “核心矛盾应该围绕龙腾被寄生性利用展开,而不是简单‘偷电’,这能强化设定与核心冲突的关联性。”

    “明白了”

    王蕾迅速记录:

    “我们会重新设计‘窃取’的具体技术路径,让它物理上更可信,成为陈敏设置技术陷阱的基础。”

    “第二点是‘潮汐撕裂’制造虫洞。”

    洛珞指向剧本高潮部分:

    “这个概念的视觉表现力没问题,但驱动它的原理是什么?剧本里只说是‘暗影族’借助土卫六的潮汐力量和窃取的聚变能量制造。”

    “潮汐力量来自土星引力场,非常宏大但相对稳定可控,单纯靠潮汐力撕裂空间形成稳定到足以供舰队穿越的虫洞,能量需求远超聚变电站的量级,基本不可能实现。”

    “而且如何定位另一端在地球附近?”

    他看向刘明:

    “刘总监,在《流浪地球》里,我们尽量让行星发动机的设定有现实基础,这里也一样,空间通道的设想可以保留,但触发机制要更合理。”

    “或许可以考虑,‘暗影族’利用一种特殊的中微子信号装置,在大量聚变能量的驱动下,试图短暂地‘软化’或‘共振撕开’土卫六与地球之间空间中某个预设坐标点附近的时空结构,形成一条类似不稳定‘量子泡沫隧道’的临时通道。”

    “它危险、不稳定,需要舰队高速冲刺才能强行通过。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必须是在‘龙腾城’附近——因为只有这里有他们秘密积聚的大量聚变能量储备。”

    刘明闻言立刻眼睛一亮:

    “这个好!不稳定隧道意味着巨大的视觉特效空间——扭曲的光线、破碎的星舰、被时空湍流吞噬的‘影卫’,都比凭空一个大洞更震撼,物理逻辑上也更容易接受。”

    “虫洞生成过程中的强引力波动和辐射泄露,也能解释路明烛之前巡逻时的‘异常信号’。”

    “对”

    洛珞点头:

    “把这个触发装置设定成他们秘密建造多年的庞大工程,核心部件深埋冰层下,依赖聚变电站供能。”

    “路明烛他们要破坏的,就是这个装置的‘点火核心’或者能量传输枢纽。这样,张磊少校的牺牲场景才更有分量——他是在阻止一场足以撕开空间、威胁地球安全的超限操作。”

    李航问道:

    “洛导,那张磊牺牲的情节,您之前也提过要重新构思?是觉得不够真实吗?”

    洛珞语气放缓:

    “原剧本里,张磊在混乱中被流弹击中牺牲,比较偶然,作为一场高潮前的关键牺牲,感染力可以更强烈一些。”

    “他在指挥强攻高官藏身的堡垒或是在掩护陈敏接入‘陷阱’系统时,可以设定成必须手动关闭一道即将切断陈敏信号通道的应急能量闸门,或者是在通道口阻挡蜂拥而至的强化‘影卫’,为陈敏的最后几秒争取时间。”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任务的危险性,并且在牺牲前能和陈敏或者路明烛有简短却有力的通讯交流,留下一点关键信息或鼓励。这样他的死更具价值感,也更悲壮。”

    王蕾立刻理解:

    “我们明白了,要升华这个牺牲时刻,张磊的死亡不仅是为了保护同伴,更是扭转战局的关键一环,我们可以强化他在正面强攻路线的决绝和指挥能力,为他在最终时刻的抉择铺陈。”

    洛珞环视众人:

    “科幻的骨架是设定,血肉是情感和冲突,原剧本的感情线和核心冲突是好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它们套上一套更结实、更有质感的‘科幻外甲’。”

    对这点他有着十足的自信,以现在的国产科幻,基本上只要特效足够,就能让观众买单,一旦设定坚实,就有了卖爆的可能,如果再加上剧情冲突,那无疑又是一部精彩的大片。

    “细节上的科学可信度能让观众更容易沉浸在那个世界里,让路明烛他们的反抗更加真实有力。”

    他站起身,将修改建议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