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第3/3页)
却是小杂鱼。
一般来说钓鱼都是用边角料内脏肉,蚯蚓,虫子一类的东西。
用这个成本可就大了。
但是,今天的鱼获似乎很值得啊!
……
第三天,桶还在,抄网还在,日头上,有人打过来一把大布伞!
虽然布料是乱拼的,但很明显对于钓鱼人来说是个宝贝。
章旷没二话,分他一条。
范仲淹似乎隐约的明白了什么。
但又觉得没有想明白。
……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的时候,章旷身边已经围着一大群人了。
他们一边为章旷提供各种服务,一边观察章旷的钓鱼方法。
第七天,最开始帮章旷抄鱼的小伙子没有过来了。
他!拿出了一根和章旷的鱼竿很类似的鱼竿,他在鱼竿上上了一个墨斗!
只是他的线,钩都不如章旷,所以他不敢飞大泥鳅,只敢用特别小的小虾米小鱼。
虽然他的手法远不如章旷,但依旧比其他人效率高得多。
分鱼后,所有人都开开心心走了。
范仲淹疑惑:“他们都在你身边学习,你不防着?”
章旷:“为什么要防着?我故意让他们学的。”
范仲淹觉得自己猜对了,又问:“那他们都学去了,你还怎么钓鱼?”
章旷哈哈大笑:“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范仲淹不明白。
在章旷钓鱼长达十天后,终于有人觉得自己行了,可以如章旷一样钓鱼了。
飞杆河上,泥鳅打底。
然后,鱼钩拉直!鱼线崩断!鱼竿拉折!
各有各的不同,但都很惨。
范仲淹终于压抑不住好奇,虚心跟章旷请教。
章旷:“我鱼竿的材料竹竿,是从蜀地带过来的黄荆竹,同样粗细,韧性不比本地竹子低,承重能力却是三倍以上。”
“我的鱼线,是最近为了钓鱼新做出来的,各种植物纤维,试验出了最好的配方。”
“我的鱼钩,是钢制的,捶打的。他们用同样的钓法,怎么承受的住鱼?”
“可如果他们只是用我某一种技巧,那就能很大程度提高钓鱼水平了。”
————
求月票!新书期冲榜需要票,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