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真正的横渠四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九章 真正的横渠四句 (第2/3页)

远,一直到张载的无神论席卷天下,一切才停止。

    才十三岁的张载任由眼泪风干。

    张迪:“最近我听有好事的人,把你和成都那个天才放在一起比,你觉得你们谁会先考上进士?”

    这个成都的天才,说的不是张载。

    而是王安石。

    王安石的父亲,在成都新繁当县令,王安石的名头在成都早就出名了。

    在成都出名,就是在川陕四路出名,名声一路来到了夔州路涪州。

    张载:“不认识,不知道,不比较。”

    ……

    成都府新繁县,王益看着书信,喜上眉梢。

    根本没想到,那个小子能考上状元。

    更可喜的是,自己要迁任知州了,只是要去岭南的韶州。

    王益仔细思索之后,决定给王安石一个选择,让他选择是跟着去韶州,还是跟章旷的家人去京城。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所有学生都傻在了原地。

    这句话乍一听,牛逼。

    仔细一听,牛逼普拉斯。

    在很多人解读这句话的时候,都喜欢夹带私货,用仁义反复编织这句话,让普通人读不懂这句话。

    但眼下,章旷要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解释这四句话的意思。

    需要的是一个人来提问。

    但,所有学生都震惊于这个理想的伟大,各自思索着这句话,却没人去问。

    对于读书人来说,理解这四句话,非常轻松。

    字面意思嘛。

    在没有后来人把这句话复杂化之前,很容易懂。

    章旷却需要一个人配合,配合着来问。

    终于,司马光记录完了这几句话,又开口:“老师,四句话概括的非常精彩,那具体要做些什么?”

    大家这才想到,这四句话不是章旷的理想,而是章旷说要做到的事情,不由的倒吸凉气。

    这就完全不同了。

    有人把这个当理想,自然是一种很崇高让人很佩服的品德,但如果有人说要完成这个创举,就好似有人说自己要一顿吃八千个馒头。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就是这种不可能的事情还要去做,这种品质,就更让人敬佩了。

    问题终于来了,章旷微笑:“做到这四句话很简单。”

    “天地本没有心,但人有心,用人的心,成为天地的心——为天地立心。”

    “这么说起来可能有些拗口,你们可能没听懂,那我用更容易懂的话说一遍。”

    “天地本来是没有道德的,但人有道德,道德帮助所有人走向更好的一面,我要……用最质朴的道德观;不加修饰不需要任何人去粉饰,哪怕是普通人都能够理解的道德观,去成为天下的共同道德。”

    所谓的心,就是良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