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辽人打过来了? (第2/3页)
但也正因为这样,他看到任何花钱太多的项目,都会上书制止。
赵祯这个人对权力没多看重,他当皇帝对于李迪等人的唯一问题就是,他花钱太多了。
别看史书上记载什么赵祯俭朴,实际上和皇宫一样大的宫殿修了好多座,不比武则天好哪儿去。
找个和尚天天在赵祯面前念紧箍咒,赵祯再怎么都要少花一些。
这省出来的钱……李迪几人的手段当然能巧设名目,大家分一分,再找点包工头黑手套,把项目拿一拿,不就吃下去了么?
所以,这个念经的高手,必须召回来。
范仲淹一身正气,他念经,以赵祯的性格,完全不敢动他。
李迪之所以要专程过来,就是来办这件事情的:“陛下,人都回来了不任命是不是名不正言不顺?”
赵元俨:“李大人,不如让范仲淹干个熟悉的活儿,继续当通判吧。开封通判,让他去衙门报道。”
赵元俨,就是京兆尹。
赵祯点头:“那让开封知州张方平进宫来一趟。”
张方平虽然是开封知州但也是翰林学士和知制诰,有赵元俨这个京兆尹,他那个开封知州就是挂牌的。
范仲淹也是个老怀才不遇了,又要给比小自己十六七岁的人当二把手。
李迪顿时愣在原地。
他没想到赵元俨会出手。
他当然不会想到,因为赵元俨平时不是这风格的。
然后李迪才意识到丁谓跟赵元俨合伙之后的破坏性。
赵祯点头:“不错,这也算是大升了,也算对他这几年在外的补偿了。”
赵元俨:“开封通判,就负责漕运吧,让他驻守在南京桥好了。”
所谓南京桥,就是应天府进入开封的门户,清明上河图上那座力学木桥。
赵元俨轻而易举把范仲淹拦在了开封门外。
李迪看向赵元俨,心中不满,嘴上却不说什么。
赵元俨却趾高气昂,心中想:还有个欧阳修是吧,修史书是吧?本王让他回京城后修屎坑去!还修史书,想得到美!
赵祯实在是坐高了不舒服,屁股咯得疼:“诸位爱卿,还有事情没有?今日又不上朝,就散了吧。”
正说着呢,太监又来了:“陛下,吕夷简吕大人,王曾王大人,求见。”
这是真正的两个宰相来了。
李迪复起之前就是被吕夷简斗下去了。
吕夷简为了斗李迪,在很多年前就埋了个陷阱,让李迪以为他和赵元俨权钱交易,把赵元俨的人录入做官。
李迪多年后告状,结果一查之下,诬告。
反而被查出自己干过很多类似的事情,直接就把自己斗没了。
这要是换个朝代,他搞不好这辈子都只能在下面度日了,在这一朝还能复起。
而王曾是太后驾崩后,赵祯刚提上来的宰相。
现在的版本是王曾和吕夷简互相斗。
所以,这两人来了之后,李迪都低头做人了。
庞籍更是站在最外面不敢说话了。
赵元俨都不趾高气昂了,而是收敛了许多。
两人进来后,赵祯:“二位爱卿,有事起奏?”
赵祯还以为他们和李迪一样,是为了清除后党影响力一事而来。
王曾还真就不是这来吵这个的,要知道虽然他是连中三元的顶级天才,但当初也是帮太后办事才崛起的。
太后尸骨未寒,他跳出来做文章,岂不是要被人骂死?
他来是看到吕夷简来了,专门来吵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