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梨园秘香锁玄机 丝线牵出将作监 (第2/3页)
“此香…名‘九幽引’。乃前朝宫廷秘传,调制之法早已失传。其性诡谲,可封魂镇物,亦可…引燃无形心火。”高力士的声音带着一丝悠远的寒意,“‘牡丹灯焚案’中所焚之香,便是其简化粗劣的仿品。而你这碎石片上残留的,虽驳杂,却是更为精纯的‘九幽引’残迹,且混合了‘炽金’火毒之气。”
侯砚卿屏住呼吸。高力士的见识,远超陈三指!他不仅认得,还知道名字和来历!
“至于这碎石来源…”高力士目光落在碎石片上,意味深长,“诏狱之下,确有前朝遗留的一处‘天工秘窖’,早年用于存放一些…不宜示人的机巧之物。本朝立国后,便彻底封存,鲜有人知。看来,这封存之地,也并非铁板一块,被某些有心人…重新利用了。”
谜底揭开一角!诏狱下的秘窖,就是源头!
“那沈万金金匣内所封之物?‘天火刃’图谱?”侯砚卿急问。
高力士摇摇头:“金匣所封为何,老奴亦不知晓。但图谱…”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当年突厥王庭献此图谱,本为结好。然其制造之法凶戾异常,有伤天和,更与萨满邪术有染。太宗皇帝震怒,本欲毁之。然…有大臣言,利器无善恶,存之可备不测。最终封存于‘天工秘窖’深处。知晓此事者,不过寥寥数人。”
“萨满邪术有染?”侯砚卿立刻抓住关键,“高将军,草民在地下暗渠,亲眼所见那图谱残片上,有‘狼首鸟翼’的萨满符文!与范阳安禄山献捷礼器所用,如出一辙!”
高力士的脸色,终于彻底沉了下来,如同凝水的寒冰。他沉默良久,精舍内只闻窗外风吹枯枝的呜咽。
“狼首鸟翼…范阳…”高力士缓缓重复,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好一个安禄山!好一个杨国忠!”他猛地看向侯砚卿,目光如电,“侯砚卿!圣人有旨!”
侯砚卿肃然起身。
“着你,以养伤为名,暂居梨园。暗中彻查两事:其一,诏狱‘天工秘窖’近期被何人开启?所存图谱是否完整?‘九幽引’与‘炽金’从何而来?其二,沈万金金匣内所封何物?如今落于谁手?杨国忠与安禄山,在这‘无血金匣案’中,各自扮演何种角色?所图为何?”高力士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所需人手、权限,龙武军副将陈玄礼(即叩剑军官)会暗中配合于你。但切记,此案如履薄冰,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的命,如今系于这梨园的梅香之上。”
秘香锁玄机,真龙隐幕后。侯砚卿知道,自己已从一枚弃子,变成了天子手中直刺阴谋核心的一柄利刃。这梨园的宁静,不过是风暴眼中心的假象。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他要在这梅香暗浮的禁苑之中,抽丝剥茧,找出那能焚毁一切的“火种”与幕后执火之人。
梨园听雪轩,成了侯砚卿临时的“签押房”。有了高力士的旨意和陈玄礼的暗中配合,无形的枷锁松动了。他的外伤在太医的调理下迅速好转,行动也恢复了七八分。
陈玄礼如同影子,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带来了侯砚卿急需的东西:一小盒特制的“显迹水”(比他自配的更精纯),几根更纤细坚韧的玉刮刀,还有一份誊抄的、关于“天工秘窖”的零碎记载——来自内侍省尘封多年的秘档残卷。
侯砚卿首先将全部精力投注在那块碎石片和刮下的粉末上。
他先用玉刮刀,将粉末中相对纯净的暗红色蜡状物小心分离出来,置于白瓷碟中。然后滴入一滴内府特制的“显迹水”。
滋…微不可闻的轻响。粉末边缘瞬间泛起一层极其妖艳、近乎刺目的暗红色荧光!比他在沈万金尸体伤口处看到的反应强烈十倍不止!同时,一股浓烈到令人作呕的甜腥气混合着焦糊的硫磺金属味,猛地爆发出来,充斥了整个精舍!若非轩窗紧闭,这异香恐怕会惊动整个梨园!
“好霸道的‘九幽引’!好烈的‘炽金’火毒!”侯砚卿心头骇然。这残留物的浓度和烈性,绝非沈万金案现场可比。秘窖内进行的操作,恐怕是更大规模、更精纯的试验或制造!
接着,他仔细清理碎石片上的黑灰和灯油,在放大镜下观察其断口和附着物。在石片一个尖锐的棱角处,他有了惊人的发现——缠绕着几根比头发丝还要细、几乎与石屑融为一体的金色丝线!丝线本身黯淡无光,但放大镜下,能看到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近乎透明的油状物,散发着微弱的冷香。
金线!波斯织金地毯上的金线!
侯砚卿脑中如同电闪雷鸣!诏狱秘窖的石壁缝隙里,怎么会有波斯地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