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金匣启新劫 寒潭葬惊雷 (第2/3页)
此人出身寒微,性情刚烈,素有清名,与杨国忠一党素无瓜葛。更重要的是,他曾在侯砚卿侦破一桩棘手命案时,顶住上官压力,给予过关键支持。此人或许值得一赌!
万年县在长安东南,渭水之南。侯砚卿辨明方向,强撑着站起,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孩童,深一脚浅一脚地沿着河岸,向着东南方向艰难前行。每一步都牵扯着全身的伤口,痛得他冷汗涔涔。他不敢走官道,只能在荒野、田埂和树林的边缘穿行。
夜色是最好的掩护,也是最大的折磨。饥饿、寒冷、伤痛、失血带来的眩晕,如同跗骨之蛆,不断侵蚀着他的意志。他只能靠咀嚼苦涩的草根和树叶,勉强维持一丝清明。
不知走了多久,天色开始蒙蒙发亮。远处的地平线上,浮现出万年县城低矮的轮廓。希望就在眼前!
然而,就在他即将靠近县城外围的一片小树林时,一阵急促而整齐的马蹄声,如同闷雷般从官道方向滚滚而来!紧接着,是刀剑出鞘的铿锵声和一声威严的断喝:
“奉京兆府手令!缉拿大理寺潜逃要犯侯砚卿!封锁四门!严查过往行人!有窝藏者,同罪论处!”
追兵到了!而且,京兆府直接下令!这意味着杨国忠已经彻底撕破脸,动用官府力量公然追捕!
侯砚卿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他迅速伏低身体,躲进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中。透过枝叶的缝隙,他看到一队盔甲鲜明的府兵,如同铁流般冲过官道,直扑万年县城门!城门处瞬间加强了警戒,盘查变得极其严格。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他,已是强弩之末!
怎么办?硬闯城门无异于自投罗网!绕城而走,他这副重伤垂死的样子,根本支撑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被搜捕的骑兵发现!
绝望如同冰冷的河水,再次将他淹没。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阵极其轻微、几乎被风吹散的车轮声和低低的交谈声,从不远处的另一条乡间小路上传来。
“爹,天快亮了,咱们得快点,不然赶不上开市了。”
“嗯,再快点。这筐新摘的菱角,水灵着呢,能卖个好价钱。”
是早起进城卖菜的农人!一对父子推着一辆堆满新鲜菱角的独轮车,正沿着小路走向城门方向!
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在侯砚卿脑中成形!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猛地从灌木丛中冲出,踉跄着扑倒在独轮车前!
“啊!什么人!” 推车的老农吓了一跳,差点把车推翻。
“老丈…救…救命…” 侯砚卿抬起头,露出一张沾满泥污血痂、苍白如纸的脸,声音虚弱至极,“我…我是行商的…路上遭了强人…财物尽失…身受重伤…求老丈…带我进城…寻个郎中…” 他故意将“行商”二字说得很重,同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怀里摸出仅剩的一块碎银子(之前藏在靴筒里的救命钱),颤抖着递过去。
那银子在晨曦微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老农和他儿子愣住了,看着眼前这个狼狈不堪、气息奄奄的“商人”,又看看那块分量不轻的碎银,脸上露出犹豫和挣扎。城门处,府兵的盘查声清晰可闻。
“爹…这…” 年轻儿子有些害怕,看向父亲。
老农盯着侯砚卿看了片刻,又警惕地看了看城门方向,最终,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一把抓过银子塞进怀里,低声道:“快!躲到菱角筐下面去!用湿布盖严实了!憋住气!进城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