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6章: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6章: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第2/3页)



    “谢谢大家!”金戈环视着这些并肩作战的伙伴,心中充满感激,“有你们支持,我们一定能做好!走,时间差不多了,一起去迎接我们的国际朋友!”他大手一挥,办公室里顿时充满了积极昂扬的气氛。

    校门口,早已铺上了象征欢迎的红地毯。校长亲自带队,金戈、黄琳以及负责接待工作的李林颖、陈桂枝等老师站在前列。巨大的欢迎横幅在晨风中招展,上面用中英文写着:“热烈欢迎新加坡圣英中学师生访问团!” 学生代表们穿着整洁的校服,手持鲜花和小国旗,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笑容,叽叽喳喳地小声议论着。

    “来了来了!”眼尖的张昊指着远处喊道。

    一辆豪华大巴平稳地驶入校门。车门打开,带队的新加坡老师——一位气质优雅、穿着得体套裙的中年女士苏珊娜女士率先下车,随后,二十几位穿着统一深蓝校服、肤色各异的新加坡学生鱼贯而出,带着好奇和友善的目光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中国校园。

    “Welcome to Xiamin No.1 High School!(欢迎来到厦夂一中!)”校长热情地迎上去,用流利的英语表示欢迎。金戈和黄琳作为核心对接人,也立刻上前,用流利的英语与苏珊娜女士及学生们亲切交流。黄琳的声音虽然还有些微哑,但她的专业素养和甜美笑容很快赢得了对方的好感。

    “金戈老师,黄琳老师,久仰大名!”苏珊娜女士主动伸出手,笑容真诚,“贵校在创新教育,特别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理念和实践,让我们非常感兴趣!尤其是你们提出的‘跨文化理解力培养项目’,非常契合我们此行的目标。”

    “您过奖了,苏珊娜女士,”金戈谦逊而自信地回应,握手有力,“我们非常期待能与圣英中学这样优秀的伙伴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相信这次访问,对双方的学生和老师,都将是一次宝贵的经历!”他的英语清晰流畅,态度不卑不亢,展现出一名中国教师的自信与风采。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交流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金戈精心设计的行程安排紧凑而丰富:校园参观、文化体验课(书法、剪纸、太极拳)、随堂听课、分组交流讨论……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展现中国基础教育的特色,同时促进双方学生的深度互动。

    在政治课的交流环节,金戈亲自上阵。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设计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活动——“模拟联合国: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责任”。他巧妙地将学生混合分组,中星学生搭配,围绕气候变化、科技创新伦理、文化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议题进行讨论,并用英文陈述观点。

    起初,双方学生还显得有些拘谨,语言也略显生涩。但在金戈幽默风趣的引导和鼓励下,气氛迅速升温。张昊和一个叫艾登的新加坡华裔男生很快成了小组里的“意见领袖”,两人就“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如何平衡”展开了激烈但友好的辩论,英语夹杂着手势,争得面红耳赤,又时不时因为对方的精彩观点而击掌大笑。

    “张昊同学的观点很有见地!”艾登用带着新加坡口音的英语大声说,“但我觉得,保护不等于封闭!科技是工具,文化是灵魂,两者完全可以融合创新!比如用VR技术展示京剧,不是更酷吗?!”

    “哇哦!Cool idea!(酷主意!)”张昊眼睛一亮,用力拍了下桌子,引得周围同学一阵善意的哄笑,“艾登,你这想法绝了!我怎么没想到!金老师,我们下次社团活动能试试吗?”他兴奋地转向金戈。

    金戈看着眼前这群思维碰撞、迸发火花的年轻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只要方案可行,当然可以!这就是交流的魅力,同学们!思想的碰撞,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掌声送给张昊和艾登!”教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黄琳在一旁看着,眼神温柔而自豪,昨夜的阴霾似乎被这充满活力的课堂驱散了许多。

    午餐安排在学校的国际风味餐厅。金戈特意安排了自助餐形式,中西结合,琳琅满目。学生们端着餐盘,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用英语或夹杂着中文、马来语、闽南语(新加坡学生很多会讲)兴奋地交流着刚才课堂上的趣事、彼此国家的风土人情。笑声、交谈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金戈和黄琳也端着餐盘,穿梭在各桌之间,适时地加入谈话,解答问题,气氛融洽得如同一个大家庭。

    下午是户外拓展活动——海滨湿地公园生态考察。金戈将环保教育与团队协作结合,设计了一系列任务。碧海蓝天之下,金黄的沙滩柔软细腻,远处白鹭翩跹,近处红树林郁郁葱葱,根须虬结,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混合小组的学生们拿着任务卡,拿着望远镜观察鸟类,采集水样,辨识植物,合作完成生态报告。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年轻的脸庞,阳光洒在他们身上,留下跃动的光影。汗水与欢笑交织,陌生的隔阂在共同的目标和自然的怀抱中悄然融化。

    “黄老师!快看!那是什么鸟?好漂亮!”一个新加坡女生指着远处一只展翅翱翔的白色大鸟,兴奋地拉着黄琳的胳膊问。

    “那是白鹭,我们这里的‘环保指示鸟’哦!”黄琳微笑着解释,声音在海风中显得格外清亮,“水质好的地方,才能经常看到它们。”

    “哇!太棒了!”女生惊叹着,连忙举起相机拍照。

    金戈站在稍高的礁石上,看着眼前和谐的一幕:不同国籍的青少年,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脸上洋溢着纯粹的笑容,交流着彼此的语言和文化。海风吹动他的衣襟,也吹散了他心中最后一丝阴郁。这就是他想要看到的!打破壁垒,拥抱世界!教育的力量,就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