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1章 半步菲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1章 半步菲奖 (第2/3页)

接触电脑的时间不久,但陈辉的学习速度惊人,早已经熟悉了电脑的使用。

    可惜面板上并没有出现计算机这个属性,或许只有传统的考试科目才会出现在面板上吧。

    陈辉也不在意,有传统的考试科目已经足够他过得很好了,这再一次印证了,应试教育的考试科目教育设置得还是很合理的。

    不得不说巴巴里阿的技术力还是可以的,往年出现过的刷新卡顿,未提交答案清空等bug都已经修复,整体答题体验还是很流畅的。

    只是公式编辑器比起LaTex还是差些,但也已经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了。

    点击下一题,陈辉沉浸在了答题之中。

    ……

    临安,巴巴里阿总部,休息室中,才刚在江城大学交流过的冉鹏和袁新毅又见面了。

    两人同为阿赛组委会成员,这次自然也被邀请过来了。

    休息室中除了他们,还有田阳,燕北大学教授,华夏科学院院士,林山、张一堂、孙彬洋、阿莱西奥·菲加利……

    其中院士都有好几个,其余人也都是数学圈赫赫有名的学者,阿莱西奥·菲加利更是菲尔兹奖得主。

    若不是如此,冉鹏也不会来凑这个热闹。

    袁新毅这个杰青,冉鹏这个长江学者,在这里都只能敬陪末座,说起来,能够成为组委会成员,倒还是他们的荣幸。

    原本在办公室喝茶的孙剑锋肖明两人也都来到了休息室中,他们虽然不混学术圈,但这些人都是圈内赫赫有名的大佬,多交往交往总是没错的,这是生意人的本能。

    “新毅,你的课题做得怎么样了?”

    忽然,坐在上首位的田阳忽然开口说道。

    虽然在座有好几位院士,但院士和院士之间,同样是有差距的,所以田阳能够坐上首位。

    至于阿莱西奥·菲加利这位菲奖得主,身份自然是尊贵的,但毕竟是客人,也只能坐客座首位。

    “老师,大体框架已经拟定,但还有些关键问题,暂时没想到解决方案。”

    袁新毅如实回答。

    他虽然在江城大学任职,但硕博导师正是田阳,只是博后去西方工作了几年,前几年江城大学走海外人才引进的路子把他邀请了回来。

    “有什么困难,说说嘛,今天这么多优秀的数学家在这儿,大家一起讨论讨论,今天就当成一场研讨会。”

    田阳笑呵呵的说道,“要真出了成果,也算是大家为数学大厦添砖加瓦,也算是功德一件。”

    肖明目光一凝,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他们巴巴里阿花费巨大金钱和人脉资源,搭起来这个台子,竟然让田阳借来唱戏了。

    田阳在华夏数学界虽然举足轻重,不仅自身成果颇丰,在国际数学界也有不小的影响力,更是代表燕北数学研究中心。

    但他想要请来菲奖得主阿莱西奥·菲加利、张一堂等人,也是没那么容易的。

    不过袁新毅毕竟是华夏人,更是华夏目前青年一代中杰出的数学家,在组委会邀请成员时他也简单了解过袁新毅目前在研究的课题。

    如果这个课题真的能够成功,袁新毅目前也才38岁,是有机会争夺两年后的菲奖的。

    第一位华夏自己培养,华夏籍本土的菲奖得主。

    如果能够为此做出贡献,这个顺水人情,也算是送得值。

    一念及此,肖明非但没有不满,更是立即安排人去推了个白板到休息室里来。

    “在尝试用Beilinson-Drinfeld的几何化方法处理n≥4的自同形态射时,常规的perverse sheaf理论在刻画量子化形变时会丢失关键相位信息。”

    袁新毅自然也不会遮遮掩掩,开口说道,同时开始在白板上写下一些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困扰他的关键点。

    想要得到别人的指点,他自然也要表示一些诚意。

    他相信在座的诸位都是大数学家,相信他们的学术道德,并且这么多人在场,还有监控,他也不担心自己的idea被剽窃。

    他哪里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如果真讨论出了什么成果,他肯定是最大受益人。

    在数学界,往往比其他学科更加注重师承。

    因为近现代数学学科的细分子领域都特别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