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章 编织刺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章 编织刺网 (第2/3页)

网眼会大小不均。”

    紧接着他的手指翻动,将鱼线的自由端穿过刚才形成的线圈,并用力一拉,在起纲线上打下第一个标准的“平结”。

    “刺网的网结有很多种,其核心要求就是必须牢固,并且在鱼儿挣扎时不能自行松脱,否则网眼大小就会改变,影响捕鱼效果。”

    林予安对着胸前的运动相机演示,尽可能的放慢动作,希望能拍摄到打结的每一个细节,确保观众能够看明白。

    尼龙线在他手指间熟练地穿梭、拉扯、收紧,一个标准的半菱形网眼便清晰地出现在起纲线上。

    “打第一个结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它紧紧地依附在起纲线上,并且形成的线圈长度刚好等于木棍的长度”

    “这样我们第一个网眼的大小就精确地确定下来了,这个基准非常重要。”

    然后他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将鱼线绕过木棍,穿梭,打结,拉紧,在起纲线上打下了第二个结。他不断重复着这个看似简单,却极其考验耐心的过程。

    很快在起纲线上,一排整齐的、大小基本一致的半个菱形网眼渐渐延伸开来。

    林予安计划这张刺网的宽度大约在两米左右,这意味着第一排大约需要打下四十多个这样的网结。

    “一定要记住,第一排网眼是整张渔网的基础,如果第一排就歪歪扭扭或者松松垮垮,那么这张网织出来,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当第一排的半网眼全部完成后,他开始编织第二排。

    从这一排开始,他就不再需要起纲线作为直接的参照了,而是以前一排网眼的下半部分作为新的“纲线”进行编织。

    “从第二排开始,我们编织的就是完整的菱形网眼了。”

    “每一个新的网结,都连接着上一排的相邻网结之间的中心线,这样就形成了稳定均匀的菱形结构。”

    林予安不时地将编织好的部分网片提起来,对着镜头展示,那清晰的菱形网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分明。

    “编织刺网,最忌讳的就是心浮气躁,试图追求速度。”

    “一旦某个网结打错了,或者没有完全拉紧,就会导致前功尽弃,白费功夫。”

    “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