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章 桦木河狸骨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章 桦木河狸骨箭 (第2/3页)

四个,每一枚都力求对称和锋利。

    箭羽的材料,则是之前捕获的松鸡翅膀上的主翼羽。

    “松鸡的羽毛轻盈坚韧,是天然的优良箭羽。”

    “选择羽毛时,要注意同一支箭上的羽毛最好来自鸟儿同一侧的翅膀,这样能保证箭矢飞行的稳定性。”

    他将一根羽毛的主羽干从中间纵向小心劈开,只取带有完整羽片的一半,再用刀将羽干削薄,使其更容易粘贴和捆绑。

    将这些处理好的半片羽毛,仔细修剪成统一的长度,形状则修剪成流畅的梭形,两端略尖,中间略宽,以求获得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效果。

    林予安从松树干上刮取下已经凝固的树脂块。

    “松树脂是天然的优质粘合剂,加热融化后粘性很强。”

    将这些树脂块放入一个小陶碗中,为了防止加热时烧焦,特意加入了一点点水,然后将陶碗小心地置于火堆的余烬旁,利用余温使其缓慢融化。

    很快树脂便融化成了粘稠的、琥珀色的液体,散发出浓郁的松香气味。

    林予安取过一根已经处理好的桦木箭杆,用小木棍蘸取少量融化的松脂,在尾部均匀地涂抹了一层。

    然后迅速拿起三片修剪好的羽毛,按照彼此间隔一百二十度的角度,依次准确地粘贴在涂有松脂的箭杆上。

    这样粘贴能够使箭矢在飞行中,产生稳定自旋的倾斜度,通常称为羽偏角。

    在松脂尚未完全凝固之前,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从伞绳中抽出的尼龙内芯。

    从靠近箭筈的羽毛的根部开始,将尼龙线的一端用手指紧紧按住,然后开始向上缠绕。

    每一圈都紧压着前一圈,缠绕的长度约两三厘米,足以保证羽毛的稳固。

    “到了最后一步了,箭头与箭杆连接后就完成了!”

    他在每一根桦木箭杆的前端,小心翼翼地劈开一个深度与骨箭头柄脚长度相当的劈槽。

    “这个劈槽的深度和宽度要控制好,既要能让箭头的柄脚完全嵌入,又不能劈得太深太宽导致箭杆强度下降。”

    他将融化的松脂仔细地涂抹,在骨箭头的柄脚和箭杆的劈槽内部。

    然后将骨箭头的柄脚对准劈槽,用力地插入箭杆之中,确保两者紧密贴合,没有晃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