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4章 都什么时候还要鞭我的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64章 都什么时候还要鞭我的尸? (第3/3页)

观察了那些流民的情况,从而做出了一幅长画。”

    所有臣子也都是来了兴趣,等到太子让人将画卷拿出来,徐徐展开。

    只见画面最右侧,是大雪中进京的流民,蜷缩在街道上,在乞讨,在被马车驱赶。

    “中间,则是林师在白虎街号召天下人为流民筹集善款,这中间说话的是林师,旁边的都是百姓。”

    太子在讲解画上内容。

    林尘也是在看,里面的画卷内容很详细。

    再展开之后,画卷上的内容,是相国寺的那些流民,这是将流民安置在相国寺。

    随后,画卷内容,又成了煤炭厂在制作蜂窝煤,流民制作、运输蜂窝煤,驾着马车,朝京师方向过去。

    最后画卷左侧,则是正在开发之中的景山,一片热火朝天的情形。

    “陛下,这就是儿臣这一幅画,描述的是天鼎四年这个冬日,儿臣认为这一次的流民事件,应当铭记,所以做此画。”

    “好。”

    任天鼎大喜:“太子有心了。”

    林尘也是有些赞叹,这幅画,还真不比清明上河图要差。

    紧接着,陈英也是送礼,他送的就是琉璃十二生肖,惟妙惟肖,也就是林尘给的。

    轮到林尘后,在座的所有臣子,目光都是看向林尘。

    任天鼎笑道:“林尘,朕倒是好奇,你准备了什么?”

    林尘直接道:“陛下,今年的确国事艰难,有战争,有起义,有地龙翻身,百姓没过上好日子,又看到今晚情形,臣,心有所感,创作了一首诗词。”

    “什么诗?”

    任天鼎很有兴趣,一旁的那些史官,已经是准备开始记载了。

    林尘笑道:“大奉国事,犹如人之行路,治国之难,犹如行路之难,所以这一首诗,名为行路难。”

    他起身,太子满是期待。

    林尘目光却是在搜索,看向了江政信。

    “江大人,此前千秋节你倒是先写了一首诗,要不这个机会先让给你?”

    江政信脸色一僵,都什么时候还要鞭我的尸?

    “不了,林大人请自便。”

    林尘这才缓缓吟了起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那些臣子眉头一皱,你这岂不是说,今晚的饭菜不好吃?

    任天鼎倒是觉得没什么,写诗嘛,最重要的不是开头,而是结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林尘气势一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陛下,臣认为大奉现在虽然行路难走,但一定会破开云雾,长风破浪。”

    任天鼎哈哈大笑:“好!真好!这一首诗,绝妙!”

    其余臣子咀嚼了一下,也是不得不服,林尘将治国和行路联系在一起,倒是别开生面。

    最重要的是这一首诗,给人的气势和信心很足,用在此情此景,极为合适。

    任天鼎举杯:“好,诸位爱卿,共饮此杯,天鼎五年,与朕一同努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