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章 古代农业与现代农神们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67章 古代农业与现代农神们8 (第3/3页)

交他们可以上!

    饭也要一口口吃嘛!

    “不愧是被评为农神的人啊,这两个都很厉害!”

    【第三位,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相比起其他两位,李登海先生要年轻,而他研究的种子玉米,也很年轻。】

    【玉米并不是中国原产的农作物种子,而是像土豆红薯一样,是在明朝嘉靖年间从美洲传入中国的。】

    【玉米在当时也有蜀黍、包谷、包米、玉茭 、珍珠米等多种称呼,但是这种从国外来的粮食,并没有受到重视,种的人很少。】

    【玉米的产量很大,储存起来也很方便,玉米秆吃起来有股甜味,能够作为饲料饲养家畜,在清乾隆年间开始爆发式种植。】

    【玉米作为原产美洲的农作物,向来是美国农业专家研究的重点。】

    【李登海于1949年出生在山东省莱州市,受到当时局势的影响,1968年,十几岁的李登海初中毕业,再也没有上学,成为了一个农民建设家乡。】

    【1972年,23岁的李登海偶然看到了一份中国农学家前往美国交流的考察报告。】

    【上面写着美国的玉米种子已经通过杂交得到了亩产2500多斤的好成绩,但是当时中国的玉米也算是主要农作物之一,亩产却只有两三百斤,美国的产量是咱们中国的近10倍。】

    【李登海觉得这样不行,于是他开始想要自己做玉米杂交,这在当时被人笑话了很久,大家都觉得他不可能成功。】

    {中国玉米之父竟然只有初中学历?}

    {楼上,人家以后还学了别的!}

    {24k纯农民!}

    {厉害的,要是我可能想不到自己做!}

    {当时玉米杂交在中国不算主流。}

    {好家伙,估计当时的人都觉得他异想天开!}

    {这都能做出来,果然厉害的人都很执着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