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靠俸禄,早就饿死了 (第2/3页)
毕竟他也是读书的,认为读书人都是那么高尚。
朱允熥听了朱允炆这么说,心想这个废物,怪不得未来不管发生什么,都只听那些文官的。
太傻太天真了。
“但你知不知道,官做得越大,田地就越多?”
朱允熥说道。
朱允炆道:“不可能,皇爷爷屯田之初,田地的多少,早已定下。”
闻言,朱允熥觉得,朱允炆不能用天真和傻来形容。
其实是蠢了。
当然也有可能处在京城,高高在上,根本不知道外面具体情况如何。
土地兼并是古代王朝,一个既定的规律。
立国之初,百废俱兴,土地肯定是充足的,但随着时间推移,那些拥有特权的地主豪族、官宦阶层,将会一步步控制皇朝大部分土地。
普通百姓没有地,就无法耕种,怎么办?
租!
除了要给租金,还要交税。
等到兼并达到顶峰的时候,皇朝会动乱,贼寇四起,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为什么不可能?朝中官员想得到土地,有的是办法。”
“远的先不说,回到我们刚才提到的,有功名在身不交税的问题。”
“朝中文官不需要交税,但普通百姓要交税。”
“那些功名在身的人,盯上了百姓的税,只要他们提出,百姓把田地挂靠在他们名下,可以不用交税,百姓一定乐意。”
“但不是白白的挂靠,而是把这税,给了挂靠官员。”
“只要这笔钱,或者粮食,比上交税项的少,你觉得百姓愿不愿意把自己的田地,交给有功名在身的人?”
“你们那些读书人,想要捞钱,办法多了去。”
“靠俸禄吃饭,早晚被饿死了。”
朱允熥的话,正在慢慢的摧毁朱允炆心中,对读书人的美好想象。
其实不仅文官,武将也是差不多的货色。
朱允熥现在就是双标了,为了打击朱允炆,先不管武将的情况,反正这些事情,朱元璋又不会不知道。
之所以朱元璋什么都没做,大概是暂时没办法破局。
朱允熥在想,要不把摊丁入亩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