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不平静的一夜 (第3/3页)
维,美国佬首先搞出来了黏胶纤维制造的碳纤维,用来作为火箭喷管和顶部的烧蚀材料。
六十年代,岛国有开发了用聚丙烯晴纤维为原料的碳纤维,并且进行了工业化发展。
七十年代,岛国的化工公司,已经建成了年产120吨的沥青碳纤维生产厂,这样,进入到八十年代的时候,三种不同原料的碳纤维都已经开始了进入了工业化生产的阶段,而东方在这个方面,还是空白!
后世那种超高模量的碳纤维,生产工艺还是秘密,但是普通的3.5GPa级别的高强度碳纤维,已经属于烂大街的东西了!而这东西,在1982年才开始工业化,其中一些小规模的试验品,能达到7GPa的水平。
自己也不用表现得太离谱,把3.5GPa的碳纤维搞出来就行!
制造流程大致就分成三个过程,在两百到四百摄氏度的空气里进行稳定化处理,然后在氮气中加温到一千四百度进行碳化,然后在氩气中加热到一千八百度,进行石墨化。
这工艺,现在各国都是严格保密的。在东方,哈工大,秦淼同学经过一夜的辛苦研究,然后经过了一个星期的尝试,就成功地做出来了!
“太好了,终于成了!”毛军看着实验室里捣鼓出来的碳纤维细丝,目光中神采奕奕。
“是啊,预氧化、碳化、石墨化,这些过程咱们也知道,只是无法控制具体的温度和环境,得一点点尝试!”
另一名老教授从显微镜上抬起头来:“现在,经过正确的过程,线性的聚丙烯晴高分子材料产生氧化、热解、交联、环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除去氢、氮、氧等原子形成石墨态的碳纤维,真是让咱们大开眼界啊!”
“秦淼同学,这碳纤维要进一步怎么操作?”
这还只是细丝,而咱们真正需要的是……直升机旋翼啊!
“嗯,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操作,容我回去想想。大家伙也研究研究,怎么把这东西工业化生产起来,还有……把直升机旋翼的图纸要过来,咱们先做个样品试试。”
接下来的过程,秦淼也知道,用气相或者液相的方式氧化表面,然后上将处理来增加纤维的亲和性,然后手绢变成纤维单向带,再编织成为碳纤维织物,变成一层布一样的东西,再按照需要剪切,做成对应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