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浮生 (第2/3页)
指尖轻抚过扶手上精巧的竹编纹路,春风裹着花香拂过她的鬓角,她忽然轻笑出声。
“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卫青心中一紧,霍去病也扭头看过去。
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天保》,意思是“百姓的本质需求啊,就是每日的饮食。”。
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只是感叹和暗赞殷灵毓的发明直指民生根本,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也曾引申此句,言及圣王治世,必先足民之饥渴。
可这句话的后两句是“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所有黎民百姓,都沐浴着您的德泽。
刘姃是在试探,殷灵毓是否意识到自己影响力过大? 她的所作所为,是否会让百姓只知“殷大夫之德”,而非“天子之恩”?
她又是否有更进一步的政治野心?
刘彻在权臣外戚之外,对民间声望过高者也极为警惕,刘姃既是在提醒,也是在替刘彻观察殷灵毓的反应。
殷灵毓淡声回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刘姃抬起手遮在眼前,看向天边悠悠的云。
“陛下这次倒是没说错,你的确是个怪人。”
殷灵毓笑了声:“臣就当这是对臣的称赞了。”
殷灵毓这句话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意思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定。
这就是殷灵毓给出的回答,她的一切举措最终是为了“邦宁”,即国家的稳定,兴盛,在刘姃刘彻看来,就是维护刘彻政权的稳定,而非个人野心。
两人引经据典,看似风雅,实则机锋暗藏,最终达成默契,见殷灵毓应对得当,卫青和霍去病也放下了心。
春日的暖阳透过新发的柳枝,在庭院里洒下细碎的光斑,几只蜜蜂嗡嗡地绕着廊下的花丛打转。
刘姃也没再开口,懒洋洋地陷在躺椅里,宽大的衣袖垂落在扶手上,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她眯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