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定海神针 (第2/3页)
各甲板单独增压,以减轻机身重量,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在紧急降落时确保机组人员和货务人员的更高安全。我们的运输机可以借鉴这个多功能设计思路,通过可拆卸隔板快速把一层机舱转换为双层运兵舱或医疗救护舱。”
“接着是舱门设计。伊尔-76MD的尾舱门采用上下双开式设计,下部舱门可以形成装卸斜坡,能在简易机场快速装卸重型装备,不需要在另外架设卸货板。但是当时他们设计的时候,为了增加抗弯折性能和减重,用的是小块展开的方式,承载能力不够强,平整性也不够强。而且操作慢,密闭性不行。”
“所以如果我们要借鉴这个设计理念,最好采用整体下翻式设计,一个尾舱门就直接是一整块宽大平整的装卸平台。提高承载能力,液压系统和密封设计,争取让开闭速度更快,密封性能更好。安-124机头机尾均设有全尺寸货舱门,分别向上和向左右打开,货物能从贯穿货舱中自由出入。还有安-225的货舱门采用掀罩式设计,可以上掀打开,方便大型货物进出。这些开启方式都可以借鉴,来满足不同任务需求。”
“装卸设备方面。因为伊尔-76MD都没有考虑主战坦克的运输,所以装卸也没有考虑这个。不过我们可以参考安-124和安-225。安-124的货舱配备了两台牵引量为3吨的电动绞车和4台通用装载能力高达30吨的电动起重机,还采用滚动地板和系固设备,即使当地缺乏基础设施,也可轻易地远程着陆并完成装卸。”
“安-225货舱内部装有起重机,提升了装卸货物的效率。所以我们的大型运输机,如果想要运输坦克,就要在货舱内设置高效的装卸辅助设备,比如导轨式装卸系统,配合电动托盘车,才能尽快完成整舱物资更换,装卸各种货物。”
有人嘀咕了一句:“叫我说,运输机就不需要强化武器搭载功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