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开封 (第2/3页)
,参与成都之战的大部分许州军将都是原地没升,而蔡州军将却开始飞黄腾达,充斥节度幕府。
而现在作为忠武军的二号人物都知兵马使张贯,就是蔡州军出身的,三号人物都押衙张自勉,还是蔡州军出身的。
所以当李师泰、庞从这些个许州籍忠武子弟,在西川戍边四年回来后,就发现幕府上层几乎都是蔡州人。
而一旦蔡州人当了权了,那便是把令来行,不仅将原先很多许州的陂塘给掘了,还占了许州大量的营田养蔡州的兵。
当时十将的周岌,也是他们许州子弟的第一人,就劝大伙暂且忍耐,因为朝廷很快就要召忠武军去征剿草贼了。
既然人家蔡州兵是在庞勋之乱中起来的,那他们许州人再从平草贼之战中再把位置争回来,不就行了?
周岌在许州子弟中很有威望,而且当时军中猛将鹿晏弘也支持他。
而刚刚才回来的李师泰等人,一别四年,无论是威望还是感情,都不如他们这些留藩的,所以即便不认同,也只能作罢。
庞从还告诉赵怀安呢,当时李师泰从周岌那边开完会,在路上就喷了周岌,说这周岌是一点脑子都没。
人家都占据幕府高层了,你还想在他们手下立下军功,然后再跳到他们头上去,这是把人蔡州人想得有多弱智。
要他说,要不和那帮蔡州兵碰一下,要么就从外面请一个强援,到时候也能分庭抗礼了。
而很显然,人李师泰说的外援并不是赵怀安,而是他老领导宋建和他的叔叔宋威。
因为当时宋威已经做了五节度的行营大帅,所以只要请隶到行营,自然可以绕开忠武军幕府,直接由都统宋威记功,这才是靠谱的。
赵怀安听了这话,忍不住望向了屏风后的李师泰,没想到这个大男孩竟然还能有这样的脑子,果然近我赵大者,脑子都好使不少。
后面的事情,赵怀安就晓得了,进入腊月后,天气越发冷了,可幕府给李师泰所部的冬衣却迟迟没发完。
你也不能说人家没发,就是每日发几件,可能等腊月过去了,他们五百兵都凑不满冬衣。
也幸好当时李师泰从西川回来的时候,当时赵怀安分给了他们一批冬衣,那是赵怀安打邛州的时候所缴获的。
正是因为乏冬衣,又安排李师泰部站岗,然后李师泰才自掏了腰包买了一车酒给下面兄弟们取暖。
这才有了这一场祸事。
当庞从说完的时候,正喝着闷酒的王建砰得一下拍了桌子,对庞从骂道:
“老庞,你和老李还是乡党,这话都说一半藏一半的,不晓得你整天两面光有什么用!赵大是谁,老李是谁?那是我们一起在西川出生入死的兄弟,我们这些人不抱团,后面怎的?各个如老李一样被害了,再吊在旗杆上?到时候,可没有赵大再来救咱们。”
庞从被这句话训得满脸通红,他看到赵怀安生气又疑惑,叹了一口气:
“赵大,不是我不想说,而是说了也没用,这到底是老李嘴巴硬,得罪了人了。当日他骂周岌的话,不晓得怎么就传到了人耳朵里,然后老李就被整了。其实那些冲撞节度使车架的许州兵,压根就不是老李他们都的,而是另一个都的,他们偷了老李他们的酒喝得烂醉,然后惹到了节度使。”
“当时老李他麾下的兄弟晓得自家都将被吊在了旗杆上,正要去救,然后就是周岌带兵堵在大营,最后是一个没出得来,也就是咱们几个见机跑了出来。”
赵怀安懂了,点了点头,对王建道:
“行哥,也别怪老庞,他知道这种情况下再去追究那周岌,只会让你们更加艰难。你们出界的许州兵拢共就五百,回到藩了,不和许州兵团一起,后面你们不晓得要被那些蔡兵整成什么样呢!”
王建还是不忿,喊道:
“娘的,大不了脱了这身衣服,不干了!我王八以前就是贼,再落草又如何?偏在这里受这等鸟气?”
赵怀安听了这话,直接开骂:
“老王,你吃了几杯啊,敢当着我的面说这样的话?从贼?你不是打我赵大的脸!我就是讨贼使,你去从贼?是觉得脑袋多长了,还是觉得我保义军留不住你这尊大佛?他娘的,各个都不省心!“
王建被赵怀安这一骂,直接骂得酒醒了,忙解释:
“老赵,我喝多了,乱说的。你放心,我就是穷死,饿死,也不会去从贼的,到时候咱直接带着兄弟们去投老赵你,你还能少了咱们兄弟们一顿饭呢?”
赵怀安这才放过,然后对庞从这些忠武将道:
“你们也不用着急,且在军中呆着,后面行营那边自会调你们前去听用,到时候你们各带本部到了汴州,那还不是咱们兄弟们说得算?宋公是谁?咱老领导的亲叔父!那会等蔡州兵也去了前线,还不是任凭咱们捏?”
庞从几人听了赵怀安的保障,这才把心放宽。
他们这些人为何到现在还不敢回去,还不就是觉得危险?他们和宋建的交情如何能和赵大比?他们可晓得赵大的沟子……,赵大的胡姬都是老领导送的。
人家都是给老领导送女姬,偏就赵大被老领导送,这是何等关系。
还有他们现在还记得决战的前夜,宋建在大帐里捏着个平安符,一直踱步,最后还是让李师泰连夜去奔赵大营中,告诉他不要下山出阵。
虽然后来赵大还是头铁下了山,而且还是打赢了,可庞从他们晓得,在人宋建的心中,赵大才是所爱的豪杰。
现在,有了赵大的承偌,众人这才喜笑颜开。
别怪他们现实,一步走错就是掉脑袋的事,换你你也现实。
……
乾符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距离正旦仅剩下一日。
此时赵怀安的船队终于抵达到了琵琶沟的尽头,也是那座中原第一大邑,开封。
而这个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