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修葺 (第2/3页)
安没想到自家这地方竟然还出了金矿,这本该是天降之财却成了赵家人的劫难。
这个年头,果然是有钱、有关系,不如手里有刀。
他插了句:
“所以我家金矿是被那个刘邺占了?”
这话说得差点让孙滂翻出了白眼,那金矿最多也就是靠你们岭,要是真是你们岭内的,你家这些亲族还能活?
这赵大也有够无耻的,一句话就要把金矿给吞了。
但这话只能在心里腹诽,当着孙滂的面,他直接就把刘邺给卖了:
“大部分都是他的,当年发现金矿的时候,还小,是刘氏兄弟他们当成进项送了上去,然后就落在了刘邺的手上,然后才发现这是一座大金矿。不过这里面刘邺应该也就占了一点,这些年他给各州都发了不少钱,刺史们或多或少都晓得些,然后他又分给长安的田老公,至于分了多少,没人晓得了。”
赵怀安却很敏锐地抓住了一点,皱眉问道:
“你意思是他分钱给淮南各刺史?”
这下不好办了,他本以为那刘邺来淮安做节度使,能有甚根基?所以还做好了拿捏一下此人,让他见识一下跋扈刺史的厉害。
可这姓刘的,不愧是父子两代都搞权力斗争的,这拉帮结派的能力就是强,这上来就给下面各刺史分钱,那他位置能不稳吗?
可恶,暂时做不了刘邺的祖宗了!
赵怀安也拿得起、放得下,既然金矿搞不回来,就问道:
“哦,给各刺史都分钱,那我也是刺史,是不是也得有钱?”
孙滂一听这话,心里大定,就怕不要钱的,不怕要分钱的,于是他主动揽下了这事,拍着胸脯对赵怀安道:
“赵使君,你这事我来办,你到任后,多的不敢讲,一年分个三五千贯一点问题没有。”
赵怀安一听这话,暗暗吃惊,这矿那么大的吗?像刘邺这些人要瞒着朝庭吃独食,所以肯定不会大规模挖掘,可即便这样偷偷摸摸挖,都能分他一年黄金一百二十两,心下对这座金矿就更上心了。
可现在时间不成熟,他只能先退而求其次,于是赵大拍了拍孙滂的肩膀,亲昵道:
“那就得麻烦老孙了,我和刘节度还没交情,现在还未履任光州,到节度幕府拜谒也得等我安堵州里,所以这段时间就需要你多美言美言!”
这下子孙滂是彻底放松下来,他哈哈大笑:
“一家人休说两家话,这事就交给在下,必马到功成。”
于是,二人就这样从废弃宅中勾肩走出,倒把单纯的赵家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看到三个弟弟傻傻的,赵大骂了句:
“看啥,还不来见过你们的孙叔父?”
孙滂只是愣了一下,就笑眯眯地接受了三个赵氏兄弟的下拜,摸了摸全身,终于翻出一个玉环、一个腰带、一个囊袋赐给了兄弟三人。
赵怀安点了点头,暗道这个孙县令倒是会做人。
这边,赵家族亲将坟茔上的杂草拔走后,也拥着赵氏回来了,喊赵大几个兄弟一起去祭拜祖先。
……
赵氏他们带着赵怀安来到的第一处是他祖父的坟茔。
要不是赵氏他们说,赵怀安绝对不会认出这处几乎要被踩平的土坡会是他祖父的坟茔。
既没有碑,也没有封土,寒酸落拓到了极致。
其实赵怀安也发现,他这家族的确比较贫穷的,今天和他母亲一起迎接他的,只有二十多人,大部分都是赵怀安的直系堂亲。
至于其他人,则因为没有衣服,所以一直窝在棚子里。还是后面赵怀安晓得了,让霍县城内支应了一些衣服。
这就是他这支族亲的生活水平。
此外他还发现,家族内普遍小孩少,男人多,女孩更少。一开始赵怀安在听丁会说他们家能拉出百十男人时,还以为家里是大家族呢?毕竟按照壮丁占总人口的两成的比例来看,他们家少说五百多人。
可当他带着族亲返回杏花岭祭扫祖宗的时候,他数过人数,包括老人小孩一共加起来才三百不到。
这下子赵怀安才明白,丁会这小子说的能拉百十男人,真的是字面上的男人。
所以家族就这么个情况,无怪乎连土地都守不住呢,真要是千百号人,就是县里来人了,也要打过才知道,再不济,也要从县寺那边要到足够的补偿钱,哪会像个难民似的窝在城外窝棚里。
叹了口气,赵怀安正要吩咐,那边县令孙滂自己就站了出来,他当着一众家人的面训斥县里的署吏:
“你怎么办事的?虽然朝廷追赠赵刺史先祖考、先考的命书还没有下来,但你们也得先把事情办在前头啊?哪有你们这样办事的?”
训完手下,孙滂就凑到赵氏旁边,巴结道:
“赵大娘子,这事本来就该咱们张罗的。现在我这位赵大兄弟是已经正四品的正官了,所以按照追赠两代,其祖父可追五品,坟高九尺,墓田五十步,立碑高八尺。而且因为大郎是国战立下殊功,更是显贵,坟前还可放石羊、石虎各一对,立八尺神道碑。”
赵氏不懂这些礼制,只是听出了自家阿公的坟要由县里修缮了,眼泪一下子就在眼眶里打转。
这一天,她感觉不真实到了极点,总觉得这是一场梦,一睡就醒。
可孙滂哪知道赵氏为何流泪?还说了句:
“赵大娘子,光这个就乐哭了?你亡夫,就我那个未谋面的老大兄,他的坟还要更好呢?大郎现在是四品,他后面追赠下来也是四品,这坟啊,要修到一丈二尺,墓田六十步,也是石羊石虎,要是不出意外还能再有石人、石马,神道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