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千里 (第2/3页)
拍那裴德盛肩膀,笑道:
“不错,果然虎父无犬子,以后就在你叔父我这里好好干,以后绝不比你父来得弱。”
随手激励了番小年轻,赵怀安就拉着裴恪到一边,小声说话:
“老裴啊,你这托子给我,这是要干啥呀。”
裴恪也不隐瞒,毕竟他也算和赵怀安有“过命”交情的,所以就告诉他给儿子的谋划。
原来他是想借赵怀安这个机会,帮助他儿子跳到淮南官场去为官,一方面是前途更好,另外一方面还是那边能捞到大钱。
可裴恪自己也不过是个从四品的州刺史,按照国朝的荫蔽制度,只能荫他儿子做个七品以下的小官,而且还只能在西川打转。
他自己当年就是这样的,混了十来年才做了个县令,这还是遇到南诏战的机遇,不然他可能一辈子都转不上正官行列。
正是因为这是他来时的路,所以裴恪就不想儿子也走他的老路。
而除了荫庇为官,还有两条路,就是科举和入幕。
可他晓得自家情况,那科举也是他们能考的?所以只有入幕这一条路了。
如果有的选,他当然希望儿子能进高骈的幕府啊,可他和高骈又不熟,更不用说攀扯关系了。
可眼下这个赵怀安不一样啊。
这人看着磊落,虽然人傻气了些,但作为上官来说确是顶好的品质,而且这人能打,年纪又轻,名声也传了出去,据说他这个刺史还是高骈帮他表的,所以他在长安也有人。
所以按照裴恪的判断,这赵怀安以后的前途,一个节度使是打不住的。
而现在他早早安排儿子入了赵怀安的幕下做事,后面赵怀安起来了,他儿子不也是从节度使出去的?
像节度使都是可以直接任命下面的刺史的,除了特殊情况,一般朝廷都会批准。
所以到时候,赵怀安做了节度使,安排他儿子当个刺史不是轻轻松松?
那万一赵怀安做不到呢?这就要说个残酷的了,之前裴恪也和他儿子说了现实,那就是赵怀安从刺史当到节度使的机会,不晓得比你从一个从七品干到四品的机会大了多少。
就是这么残酷,因为他这个老父亲就是这样过来的。
不过裴恪也给儿子撂了底,告诉他先入幕,后面要是真没什么前途,那也不怕,毕竟他裴恪就是死了,他这个荫儿子做个从七品的都还在。
大不了回来再去做从七品吧,短不了几年。
而且这番话裴恪是真的一五一十和赵怀安全部摊了,他也不担心赵怀安觉得自己父子心思多,这本就是应该的。
人和事,不就是你好的时候,多帮帮大伙,大伙好的时候,再帮帮你,然后不就可以共同进步了?
而且他还和赵怀安有大买卖在呢,塞个人,不也是应该的?
昨日赵怀安就和他裴恪谈了条件,说要在东岸那边划块地建个码头,后面在那边建仓库和酒作坊。
虽然不清楚赵怀安一个光州刺史怎么保得住川南这边的生意,但这又不是他来承担,他管赵怀安许多。
所以,往后他和赵怀安打交道的机会还多着呢。
果然,赵怀安丝毫不介意裴恪的心思,反正能不能做节度使都还是未知,拿未来的条件换现在,那有啥不敢换的?
甚至,赵怀安还拍着胸脯,对裴恪画饼:
“你放心吧,大侄子放在我这里,保管好前程,别说个刺史了,以后能当多大,你都不敢想!眼皮子还是不要那么浅!”
这话倒是把裴恪给唬住了,只以为赵怀安也想做个高骈。
赵怀安这边收下裴德盛后,两人关系更加融洽,忽然那裴恪倒是扭捏了一下,小声问了句:
“我之前听赵六郎说你还没婚娶,我有一女,长得实不错,等你去光州安定下来,我让家里人带小女去看看?”
赵怀安下意识瞄了一下后面正和赵六说话的董公素,然后心虚地压低声音:
“不好吧,待字闺中哪能跑光州见我?对了,裴女郎多大了?”
裴恪在听到前半句话的时候,正要点头,暗骂自己老糊涂了,可听到后半句话后,愣了一下,然后脸笑得都是褶子:
“二八芳华,正正好啊!”
然后赵怀安抓住了裴恪的手,真挚道:
“老裴,你儿子在光州到底一个人,你家里人去看看光州的裴大郎,这个是应该的。”
于是裴恪笑得更开心了,然后腰杆一下子就挺了起来,丝毫没有昨日抱着赵怀安大腿嚎哭的窘迫。
他拍了拍赵怀安的手,微笑:
“那你要好好努力!”
赵怀安愣了一下,暗骂这事都没成呢,这圆脸就开始装腔拿调了,果然老官僚就是会顺杆爬高。
忽然,赵怀安看着裴恪的圆脸,狐疑:
不对啊,这老裴圆脸,他女儿不会也是个大脸盘子吧!那这可不成。
于是,赵怀安更加含蓄地说了句:
“嗯,你家人探望裴大郎后,也别着急走,听说光州景色不错,我到时候安排人带他们在附近玩玩。”
裴恪暗笑,这赵大看着像个粗胚,但没想到还挺有情趣,还晓得踏青。
于是,他开始在心中琢磨这事了。
按理说,现在的赵怀安品秩就已经比他高了,他女儿嫁给赵怀安也算是高攀了,可他们裴家也是类五姓七望的上品世家啊,以前天子都求不来,现在你一个刺史就能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