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位 (第2/3页)
使也是想差了,那李国昌在平叛前就是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落军使,本就离节度使一步之遥,战后因功评为节度使,理所应当。更不用说,其麾下的沙陀骑兵,更是军中骁悍,在其父时期就已经是闻名天下的劲旅了,所以有节度使不奇怪。”
众军将纷纷点头,如果说赵怀安封个节度使,他们是万万接受不了,可那个李国昌得了节度使,众人却觉得理所应当。
不是李国昌有多厉害,立下的功劳比赵怀安又大多少,而是能统领那支沙陀骑兵的,本身就该有个节度使位置。
要知道此时的沙陀骑兵已经成为我唐第一番军劲旅,其人数不过一千二百人,但却已为朝廷立下累累大功。
元和年间攻成德王承宗、淮西吴元济,武宗年间对泽潞刘稹以及宣宗时对抗吐蕃、党项、回鹘,最后再到这一代,对庞勋之乱,所战无不前,所攻无不克。
这些沙陀人既能骑射又能突阵,既可日行百里驰奔,又可与军阵中反复冲突,连战力彪悍的徐州兵都在这些人弓槊下不堪一击。
高使相麾下的落雕都够强了吧,也是揽羌人、吐蕃、党项、回鹘豪杰从军,编以军阵,配以马槊刀铠,但还真不一定打得过沙陀军那帮人!
所以人家也就是千百号骑的力量,却可以成为朝廷依仗的军国力量,不是没道理的。
最直接的就是五年前平定庞勋那一战,它让中原一带的强藩对沙陀军的战斗力有了清晰的认识。
当年庞勋麾下的那帮徐州叛军有多猛?一度截断运河,仓城,打得朝廷军队左右难顾,可这样一支强军,就在沙陀人的追击中被灭了。
所以这帮人的酋帅做个节度使,没人觉得不该。
而这是那赵大能比的?
这边裴铏说完,没成想那兖海军的田重胤也点头默许,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几个意思。
此时,赵怀安看了一眼上头的高骈,暗骂了句老头没格局,漂亮话都让说了,能不能给我个节度使,你还不知道?
要是高骈真奏自己做节度使,你看咱赵大坐不坐吧,就是再大位置,你只要肯给,我有什么不敢坐的?
可你高骈能给吗?或者说你朝廷的那些个公卿能给吗?
此时的赵怀安早就不是什么权力场上的嫩青了,他帐下的张龟年真是一宝,也不知道老张之前在长安经历了什么,明明是去考科举的,却好像在中枢混过的一样,对于大唐的上层权力有很清晰的认识。
就比如此前他想去徐州一带出镇,然后张龟年就劝住了自己,晓以利害后,赵大才知道自己差点掉进大坑。
所以他后面就抽空和张龟年抵足而眠,从他的口中大致了解了天下藩镇的情况。
笼统来说,在张龟年这样的体系内部智士看来,天下藩镇虽然多如牛毛,但实际上大致就分为四类。
一类就是藩镇祸始的河朔藩镇,基本都是当年安禄山的余孽,有魏、镇、幽三镇,还有易定、沧景、淮西、淄青四镇。
这些藩镇是最为反骨的,动不动就是自留税赋,节帅自立,朝廷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动。但别看这些藩镇是安史余孽,这百年也有数帝试图收复,可这些年他们和朝廷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他们这些河朔节帅却也能巩固东北,对此地的契丹、奚虏进行镇压,而当年回鹘在草原崩溃后,余部奔河朔,试图占据这里,然后也被河朔节帅们给打崩了。
一战而获牛羊百万,为河朔诸藩这些年少有的大胜!现在还有不少回鹘俘虏就在范阳军中做牙兵呢。
而且他们也会听从朝廷调遣,参与到对内部叛军的镇压。
如在德宗时期,泾原兵变,朱泚称帝,时成德镇节度使王武俊一开始从朱滔对抗朝廷,可后面却站在朝廷这边,帮助收复京城。
还有在淮西之乱,这些也在朝廷的调遣下参与平叛,不过主要还是起到牵制作用。
当时张龟年给赵怀安总结了河朔藩镇的一句话:
“此辈胡汉杂从,素无忠义,目无朝廷,可在地方盘踞百年,彼此沾亲带故,敌朝廷也是时调时听,可却武功强盛,至少在河朔这一地,实为坐地虎。”
河朔诸镇很猛,但这些人就是自己关起门过日子,如果朝廷有需要,他们会视情况出击,可要是别人侵犯了他们的利益,那他们将会爆发出绝强的战斗力。
所以这些河朔军镇不是赵怀安能想的,就算他愿意去做个军寨的戍将,他也会寸步难行,也许赵大的后代倒是有机会,可赵怀安去了就废了。
而除了北地,那就是中原了,中原诸藩有钱又出强兵,如宣武、武宁、忠武、泽潞、河阳、义成六镇,他们担负保护东南漕运之责。
然后像靠近京城一圈的,如河东、河中、陕虢、山南东、金商,则是有山河之险要,是藩护长安的外围诸藩。
以前朝廷没平定淮西的时候,这些诸藩还有拥兵自重的情况,可现在基本都是朝廷的可控制地区。
这些地方的节帅、刺史,朝廷都可以方便任命。
所以赵怀安如果功劳够,的确可以到中原混个刺史、防御使,至于节度使?那就不要想了,因为那是长安人的。
可张龟年和赵怀安对未来时局的判断是,随着中原民乱四起,这些藩镇将陷入乱战中,到时候保义都绝对是平叛主力,可没有后方补给根据地,保义都就算再能打,又能打几次?
所以中原诸藩也是不能去的。
然后就是边疆防御使,这里有西北、西南两区,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