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借将 (第2/3页)
我令,不许一人靠近。”
说着,宋建这才快步走了过来,从礼物中捞起那件纯白毛氅,激动道:
“好,好,好。没想到做下那等好事的,是你赵大!好啊!”
赵怀安在老领导面前毫不隐瞒,只说了句:
“宋公,你待我比我亲父还亲,我赵怀安能有今日,全是宋公你的提携,我知道这颜师会当日卖宋公,才使得宋公遇险。所以我一听这狗东西要走,我连奔二十里去追杀他,今日特来给宋公报喜。”
宋建摸着白毛氅,眼神复杂,有凶戾、畏惧、愤怒还有后悔,他拉着赵怀安坐到马扎上,让他给自己讲事情的经过。
随着赵怀安一点点讲述,宋建脸上的笑容一点没停过,他昔日在南诏军中所受之辱,让他丧失了大丈夫最重要的能力,这是他一辈子的耻辱。
他之前也听过,知道颜师会要被放回长安,但他没想过去杀这人,只因为这破坏了朝廷的规则,他不敢去触碰这个底线。
更重要的是,这是高骈决定的事,他也不敢违背高骈的意志。
可当他得知颜师会死了,还是被砍掉了首级,泡在了水里,发肿,发臭,他内心中的畅快,是无人能理解的。
现在,一听是赵怀安为了报自己恩,连奔二十里去杀的人,此刻宋建心中只有感动。
对于赵大,他不过是一种投资,既是全了当日救命之恩,也是为了日后有份香火情,可现在,宋建心里是真被感动到了。
赵怀安啊,古之义士也不过如此吧!
他忍不住拍了拍赵怀安的肩膀,愧道:
“赵大,你这份情我记住了,只是你日后日子怕不好过了。颜师会的父亲到了长安后,为左神武大将,肯定是要追查这件事的,这事如果真是盗匪之流干的,也就算了,可要是你干的,必能追索到。我得想个办法,看看能不能帮你遮掩。”
说着,宋建倒是真的开始想这事了。
那边,赵怀安连忙说了句:
“宋公,你看我现在功勋,能弄到淮西当个防御使吗?毕竟咱老赵也是个俗人,想咱也多少是个人物了,可家乡人都还不知道,那咱赵大不白立功了。”
宋建听了后哈哈大笑,颇为理解道:
“明白,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嘛!你想回寿州去?但这恐怕不好弄。”
赵怀安一听这话就知道有戏,忙补充:
“不定是寿州,就附近就行。咱也知道自己斤两,那些大邑雄县,是一点不敢想的,就想弄个和咱老家近的,到时候也好将老父母养在身边尽孝。”
宋建沉吟了下,点头:
“行,这事我帮你多想想,而且这也好。朝廷对剑南管控得严,可管不到淮西,你回淮西去,也的确是个避祸的好法子。不过,这事我光一人不够,主要还是看使相的意思,毕竟功表都是他写了送报朝廷的。”
“此外,这一次决战,你好好打。你现在的功劳顶多也就是捞个刺史,要想到淮西那边做个不受气的,你这仗可得好好打!”
赵怀安忙不迭点头,表示必激发天良,誓死杀贼!
其实他也知道高骈那边才是最主要的,但他还是要和宋建说一下的,这是情商!
再说了,多一个人使力总归是好事。
他这会脸上堆满了笑,然后就叹气了,这把宋建弄不会了,骂了句:
“甚德行?又笑又叹的?在我面前你倒是演起来了,说,何事?”
赵怀安谄媚,忙将自己现在的情况和宋建哭诉。
他说高骈送来了三百多川东牙兵各个桀骜,自己晚上睡在帐篷里都不敢睡得死,所以就想找宋建借几个忠武军武士,帮他压一压这些川东牙兵。
宋建以为什么事呢,问了句要借多少。
赵怀安小心翼翼伸出三根手指,这样子直把宋建吓一跳,骂道:
“狗东西,我拢共千把兵,你要借三百?”
赵怀安脑袋一缩,忙解释:
“误会了,误会了,我就借三十六人。”
宋建一听这数字还有零有整,一下子就想明白怎么回事了,哼道:
“这些人是要投你了?说说,都哪些人?”
于是赵怀安就把当日愿意投他的三十六名武士报出,每报一个,宋建脸色就黑上一分,因为这些人他认识一大半。
那个李简,有胆勇、资质环伟,是优秀的重步将;那个叫徐瑶的,勇猛善格斗,是军中斗将;那个叫王环的,不仅勇悍,还善兵法,是个有将才的;还有那张劼他也知道,会点推步之学,可望气。
而剩下的那些人,他都或多或少听过,没一个是弱者。
这贼娘皮的赵大,说是就借个三十六人,但却借的都是忠武军的骨干,这贼娘皮的还不如直接借个三百呢。
而且说是借兵,但按照赵大这人爱武士的性子,后面还能还?
于是,宋建当即就要骂“你是想屁吃”,然后就看到赵大泪眼婆娑地望向自己,心一下子就软了。
哎,赵大其实也怪不容易的,手下的人没几个家乡人,他一个江淮的要拉这样一支队伍出来,可见花了多少心力。
罢了罢了,我忠武军是赵大的娘家人,这个时候不挺他什么时候挺?
而且他也明白高骈做主后,立大功的机会是不会给他们忠武军的,与其消磨,不如让儿郎们去赵大那边,也有一番前程。
于是,宋建叹了口气,甩手:
“滚,滚,滚,下不为例!快滚,看着心烦!”
赵怀安一下子跳了起来,抱着宋建,然后小心翼翼从衣袖带里取下一块经符,对宋建不好意思道:
“宋公,茂娘前段时间在成都的大圣慈寺求福,也给宋公你求了一张,说可以保平安喜乐,我还嫌他作怪,说宋公洪福齐天,需要她求?但茂娘说宋公也是咱们两的媒人,她也想做点什么来感谢。我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就给宋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