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五章 :愤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零五章 :愤怒 (第3/3页)

典型兵种,拿着藩镇幕府发的钱粮,终日脱产只在打磨武艺。

    可也正是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十年苦功,才有战场上杀人如割草的一刻钟。

    而那些匆匆练个一年半载的刀盾、骑士,和这些精锐武士一对阵,必是十死无生!

    所以赵怀安就是从那个时候明白了,精兵、精锐武士从来都是稀缺资源,不是地上的庄稼,收了一茬还有一茬。

    本来赵怀安知道归知道,但也不觉得有什么紧迫的,毕竟世道再乱,有他手里的保义都,去哪里都混得下去。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是唐末,而且正是王仙芝、黄巢起势的时候,而且后面还有开创了五代十国的唐末群雄,那保义都这点兵力就不够了。

    可要扩兵,在西川招募只会浪费钱粮,而且一旦真的在这里落了脚了,他赵怀安迟早要被中原崛起的诸侯暴打。

    川蜀地利是绝险,可千百年间却从来没有庇护住任何一支蜀地势力,毫无例外。

    所以必须要跳出去,而且要跳到出精兵的地方,如此他才能积累出足够的军事力量,然后与日后的天下群雄相抗衡。

    而精兵之地无非就是那些地方,除了淮西,几乎都是北方的。

    他赵怀安和麾下的保义都,九成九都是来自江淮、中原的武人,到了北方根本不可能有立足之地。

    所以赵怀安就相好了淮西这片地方,这里有精兵、有武士、有战马、更有淮水之利,供应物资,实乃创业的好地方。

    更不用说他赵怀安还是寿州人,这寿州就在淮西的光州的旁边,附近又是濠州、庐州这些出豪杰的地方。

    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从这里走出去的创业集团,不管有几个是上市成功的,到底是打出了“淮海创业集团”的名头。

    而且,这里还靠近天下钱粮重地的扬吴越,一旦他能扫淮西之精勇、下吴越之钱粮,那就是拿着刀把子,钱袋子。

    到时候天下在手不敢说,半壁江山还是手拿把攥的。

    所以淮西之地就是他赵大的天选之地,他合该在这里创业起家,而这片南诏战场不过就是他赚取第一桶金的地方。

    他已想好了,一旦打完南诏战争,他就托关系,不论是老宋还是老杨,甚至高骈,只要能帮他运作到淮西做个一州的防御使,他都去尝试。

    这些心思,赵怀安谁都没说过。

    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这番话还是有点玄的,赵怀安前世就吃过教训。

    每到事成前他总喜欢和别人说,先收获一番满足感,可最后总会因为这个或那个的变故,而功败垂成。

    也是吃多了教训,赵怀安才开始守密。

    尔后神奇的事就来了,此后他闷声干事,最后做一事就成一事。

    你也说不清这是人性还是玄机。

    也许真应了那句,说出来,就不灵了。

    ……

    正当赵大念兹在兹如何运作到淮西时,前方正在井水边汲水的王进等人,直接怒骂,甚至有个背嵬更是直接吐了出来。

    赵怀安皱眉走过去,问几人:

    “怎么的?一井水骇得你们这样?”

    却听王进此刻早已怒发冲冠,他重重捶在了井边,然后对赵怀安义愤填膺:

    “都将,那帮杀才真的是畜生,他们竟然将孩子都杀了扔在了水井里!这必然是南诏狗贼,欲亡我蜀人啊!”

    这由不得王进不愤怒,孩子代表着蜀人的未来,而水井则关系到这片聚集地的存续,能如此歹毒坏我川西未来的,除了南诏狗贼还能有谁?

    此刻赵怀安看着水井下的幽玄,见七八个半大孩子肿胀着将水井塞满,

    这些孩子是被溺在了里面的,临死前都扒着水井的边缘,试图往上爬,可通道早被他们自己给堵死了,如何能爬得出来呢?

    不知道为什么,赵怀安看着这一副景象,想到了当日打下邛州后的惨相,于是一股情绪一点点在胸口酝酿,再酝酿。

    这会王进他们已经将这些孩子尸体给捞了出来,因为泡得太久,早就面目全非,甚至其中两个被捞上来时,直接一截两段,惨不忍睹。

    赵怀安胸口的情绪渐渐的化为了愤怒,他面无表情。

    那边王进等人在收敛,刘知俊他们则开始堆土石把水井封了,这处水井已经被污了,不能吃了。

    赵怀安胸口的愤怒越来越浓烈,他呼吸有点闷,他很燥,怎么脖子上的护颈这么挤呢?

    忽然,郭从云从一处废墟的背风处跑了过来,大喊:

    “都将,后头有火堆,还有马粪,都还热着,敌人没走多远!”

    这一刻,愤怒终于爆炸,赵怀安一句话没说,翻身上马,然后沿着土道的方向纵马狂奔。

    不知道为什么,赵怀安下意识地选择了唐军大营的那个方向。

    此时,郭从云、王进等突骑纷纷上马,护着中间的张龟年,就纵马去追赵怀安。

    人人胸中杀意四溢!

    只有中间的张龟年担忧地看了一眼前头的赵怀安:

    “使君,万万不能冲动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