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舌辩(感谢盟主雨的伞) (第2/3页)
搭线联系,而赵大也懂行,说牙人费十分之一,让老董务必把事情办好。
听了这个话后,无论是老董还是罗元宝、杜宗翰都呆住了,他们没想到赵大这么大方,要知道这笔买卖要是做成了,那少说往四五万贯的钱。
然后他们就是传个话的功夫,就能拿个四五千贯?这生意也太好做了吧!
老董还罢了,罗元宝和杜宗翰两人这才明白为何老董这么看好赵大了,这人是真豪气!
本来老董还要推辞的,他告诉赵怀安,他们其实也乐意做这个买卖,因为他们也想凑到隆舜那边。
当着赵大面,董公素也没有不好意思的,他们几个虽然也是成都的大豪商了,但也就是个土豪,资助隆舜的生意哪里轮得到他们?早就被成都那些大世家给瓜分了。
所以帮赵大做这个买卖本身就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很清楚赵大手里的数百乌蛮骑士的紧俏,他们只要去隆舜那边一提,立马就能成为座上宾,到时候谈谈资助的事情,岂不是水到渠成?
董公素说这些话的时候,罗元宝和杜宗翰脸色不太好看,这老董咋回事,哪有钱到嘴边往回推的?但因平日和老董的关系,再加上赵怀安就在这里,他们到底没说什么。
但赵大听了直摇头,他当着罗、杜二人的面,说道:
“老董,我赵大做事从来一事归一事,你帮我谈买卖,那就得有钱。我给你们十分一,那你们岂能不帮我卖力谈?而你们因此而做成什么买卖,这和我赵大无关,这是你们的本事。只是真要感谢,后面就帮我搜罗点武士、好汉子。”
最后赵大拍着胸脯,豪言:
“我赵大对钱没兴趣,平生就爱好汉!”
赵怀安这番话说得罗元宝、杜宗翰是连连点头啊,这赵大真的是不一般!是个做事的人!
而董公素听了这话后,也只能苦笑,忽然从后面拉出一人,说道:
“大郎,说来也是赶巧,咱们押运物资南下,遇到个好汉子,我见之雄壮就想来引荐给你。”
说完,老董将这人推在前,而此人也对着赵大下拜。
赵怀安定睛看这汉子,年约二十六七,身材长大,比罗元宝几人足高了一头,膀大腰圆,面孔虽黑,两眼却大而发亮,下颌那一圈络腮胡是又黑又密。
这人自称霍彦超,此前在峨眉山金顶华严寺的挑水担夫,之前一直随在慧通禅师身边,混口斋饭吃。
但前段时间峨眉山上大火,山上六大寺中,被烧掉了两座,像霍彦超这样的编外人员自然没去处,就被打发下山了。
本来一开始霍彦超在山下,靠着慧通禅师的名号也混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发现这人就是个假和尚,一点不懂经书,于是那些信众自然将他赶了出去。
然后也不知怎么的,就被董公素给相中了,决定带他到赵大身边混个前途。
那霍彦超还待多讲,就被赵大拦住了,被问了句:
“可会何技艺?”
霍彦超看了一圈赵大身后的保义将,稍微谦虚了句:
“卑下会点拳脚,棍槊也用得不错,以前要在山上山下两边跑,驴马也都能骑得。”
赵大一听,狐疑了下,这大唐寺庙里这么出人才的吗?
但心里想归想,赵大倒是没让自己手下武士去试一下此人。
他这边打赢了,老董脸上不好看,打输了,手下人不好看,所以何必呢?
至于霍彦超成色如何,到了战场上自然见分晓。至于会不会本事不济,是个酒囊饭袋,那也所无谓,毕竟是投资人塞进来的,给份工资还是给的起的。
于是,赵大拍了拍霍彦超,让他后面跟在背嵬下面,先做个披甲士。
霍彦超自然感恩戴德,然后就自觉地跟在了赵大身后,这倒是让赵大侧目了一下。
不过这些都是插曲,赵大和董公素这三个豪商也不能一直站着干聊,那边老墨也在关上整备了席面,于是就邀他们几个到关上吃酒。
豆胖子和赵六几个各个兴奋,将营里的队将们都喊来作陪,而董公素这边除了几个大豪商,还有其他一些巴蜀豪杰,都是之前跟在董公素身边。
没说的,自然又是一顿大酒,喝得一众人等,感情越发深厚。
吃酒时,赵大这边才知道董公素几人来鸡栋关是奉了幕府军令,让他们将转输的物资都集中在鸡栋关内。
董公素也是来的时候看到了老六,才知道此时赵大在关里。
他们告诉赵大,现在幕府已经将鸡栋关作为了兵粮台,后面还会有更多的物资运送到这里,而赵大至今没被委任为兵粮兵马使,那可见的,赵大很快将要被调离鸡栋关了。
这倒是赵大没听说过的,听了后将酒杯放在案几上,皱眉:
“几位老哥哥,可知我保义都后面会被派往哪里呢?”
这个董公素他们倒是真不知道了。
而那边豆胖子则大大咧咧,放了一句:
“大郎,管他去哪,反正少不了咱保义都的肉!如今杨帅都在前军,咱们的日子还怕不好吗?”
赵大哑然,有时候他发现豆胖子这人时不时能说几句直达核心的话,端是个妙人。
于是,赵大也不纠结,正要再给众人敬酒,忽然看到末席上的霍彦超也大口肉来,大口酒,不由打趣:
“和尚,你也能吃肉喝酒?要不我让老墨给你备一份青菜?”
这下子霍彦超赶忙将肉咽进了肚子里,然后回道:
“都将,俺在寺内就是个担水的,不用受戒律,再说吃肉归吃肉,礼佛归礼佛,又不妨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