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鸡栋 (第2/3页)
是和大伙称兄道弟,但保义都的大部分人都不是第一天当兵的,也不是第一天拿刀吃这碗饭的,他们跟过的军将也不在少数。
而过往那些军将,哪个不是和赵大一样?也是平日里称兄道弟的,可事事防着,深怕他们这些武夫就要哗变造反。
人没有傻的,就算以前傻,能到现在的,也没傻的。
所以上头防着大伙哗变造反,试问兄弟们内心哪个不心寒?他们虽然不明白“自我实现”这个概念,却一直这么做的。
既然你动不动防兄弟们,那兄弟们不闹上一闹,岂不是白被寒心了?
于是就这样,上下相疑,螺旋加速,一步步走进了死胡同。
但咱们的都将呢?那是真把兄弟们当兄弟。
不仅担忧他们死后,家里人怎么养老,还考虑他们日后年老体衰了,依旧要发钱给大伙,全了兄弟之义。
如果这还是承诺,但今日发生的事情,却让大伙再不会怀疑这份承诺。
在陆仲元、党守肃他们两个队被包围的时候,扪心自问一下,别说是人家赵大了,就是他们自己,第一个念头也是赶紧跑路,要不就地结阵自保。
但咱们都将怎么做的呢?闻前方兄弟们遭难,拔剑发令,全军突击,死不旋踵。
谁不想跟这样的都将?今日都将能毫不犹疑地救“陆”、“党”二队,明日就能毫不犹豫地救咱们。
这样的都将,他们跟着踏实,跟着有底,也愿意一直跟下去。
所以这一刻,他们真心真意地呼喊着“呼保义”,他们打心里认同着都将,认同那句早就在军中流传的话:
“呼保义真豪义!”
……
此刻,赵怀安也同样激动,他一遍遍问着各队缴获战马的数量,当得知各队加起来足足抓到了五百多匹战马,他再抑制不住自己。
他扭头对身边的赵六,喊了一句:
“六,这一次咱们保义都算是真成了。”
是的,只要后续招募到足够数量的骑队,以保义都的情况,他们将再无短板。
论防守,他们打过金牛寨之战;论大兵团作战,他们参加过白术水之战;论攻城经验,他们打过邛州之战。
而现在,他们在缺乏足够数量骑兵的情况下,在野外依然击败了南诏军骑军,等他们补齐骑军后,他们将具备更强的野战能力。
到那时候,他们保义都就真的是一支全方位的精锐了。
赵大这边越听越兴奋,正要询问俘虏了多少南诏骑兵时,那边归义队的队将段忠俭带着一名浑身泥巴的俘虏走了过来。
对此,赵大是满脸微笑,直接给了好脸色。
他对段忠俭是满意的,之前调度兵马的时候,他专门将这支由乌撒部蛮兵组成的归义队派了出去,还专门去堵南诏人的归路。
赵怀安信不信这些乌撒蛮兵呢?其实不管信不信,压根不重要。
只要你上战场,只要你杀南诏人,你的忠心就得到了考验,他赵大就信。
而现在,段忠俭和他的乌撒蛮兵就经受住了考验,自此,他们不再是过去的俘虏兵,而是保义都中军帐下直属的“归义”队。
作为一介降将,段忠俭一直很敏感,尤其是赵大后面又收了一个赵尽忠的,这份敏感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