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高粱河之战 (下) (第2/3页)
拼命将那些铁丝网都给拖拽走。
“人可真多。”
从林道的角度看过去,眼前密密麻麻的敌军,犹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
“总说草原上人少,这哪里少了?”
实际上从唐朝开始,草原上的人口承载量,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可东北地区却是被逐渐开发出来。
那些渔猎甚至耕种的部落人口,数量上有了极大的攀升。
尤其是得到燕云十六州后,这里的粮食出产,养活了更多的人。
此时的辽国,至少有着好几百万的人口。
虽说在中土面前不值一提,可中土千年来一直都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最多的国家。
但凡是换个比较的对象,辽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人口大国。
区区几万炮灰,对于辽国来说压根不算什么难事。
“往前走。”
林道嘱咐“稳住,杀光他们!”
鼓声伴随着各级军官们的怒吼,传达来自皇帝的意志。
御前班直以百人都为基础战术单位,列出了最简单的方阵。
长兵,跳荡兵,刀盾兵,弓弩手等依次排列。
应着鼓声缓缓向前。
唐朝军队是混编,各类军种混合起来编组。
好处是能协调战斗力,配合起来杀敌。
至于劣势,那就是对士卒们的要求很高,得是长期训练的职业武人才行。
这也是为何之后的宋明清几朝的军士,通常都以纯队为主的缘由所在。
训练跟不上,战斗力不行,只能是走单一兵器装备路线。
远处观战的耶律述律,也是暗自心惊。
“南军果真强横,竟是敢于直接硬冲!”
不退反进的御前班直,犹如巍峨的长城一般,与这些炮灰们撞在了一起。
刀枪劈砍捅刺,箭矢满天飞。
相比起显得杂乱无章的辽国炮灰们,御前班直明显就是有组织。
长兵互相靠拢,用手中的兵器阻挡敌军。
刀盾兵护卫在侧,与躲过桶刺冲过来的炮灰厮杀。
跳荡兵蹲于不断捅刺的各种长兵之下,猫着腰过去砍杀。
后方的弓弩手,则是斜指天空,抛射箭雨。
一旦损失过大,就会有后面的都上前来顶替阵列。
而冲击他们的炮灰们,却是显得很是混乱。
不少人甚至是骑着马,直接冲向了军阵。
各式各样的武器,也没有什么结阵配合可言。
从林道的角度看过去,就像是电影里那些杂乱无章,且容貌丑陋的反派们在找死~
他的目光,干脆越过了这些炮灰们,看向了远处~
距离过远,有些看不清,林道拿出了自己的望远镜。
这是真正的军品望远镜,还得有专门的学习才能切实使用。
“皮室军。”看着数里地之外,正在集中的一群群骑兵,林道连连颔首“好大的名头。”
林道选择的渡河地点,其实是一处高粱河的弯曲部。
渡河的御前班直,正处于这处弯曲部的兜里。
其两端的直线距离,大约有六七里地。
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皮室军想要突击,就得面对面的硬冲过来。
没办法依仗战马的速度,搞绕行袭扰这一套。
也就是说,得骑兵冲阵!
汉唐时期,骑兵冲阵可不像是电影里的那种摧枯拉朽。
实际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