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四章:绝壁逢故人、 蜀地会青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四章:绝壁逢故人、 蜀地会青醴 (第3/3页)

当年那个被追杀非常懂酒的少年,他也叫周奕。

    胡修槐仰天长吼一声:“糊涂啊,我糊涂啊,竟然是他!”

    此时此刻,老人更明白了“酒国相逢,江湖路远,恩情两消”这十二字的含义。

    听到“砰”得一声。

    黄河三杰正要询问,老人的双膝重重砸在地上,脸上全是羞愧之色。

    “老胡,你这是做什么!”

    胡修槐道:“枉我还有一个十里狂的诨名,当初犹犹豫豫,没能及时帮手,只在事后懊悔。现在却被人冒险所救,哪有什么恩情两消,全是我欠人的。”

    “非但如此,我还要与恩人为敌,岂不成了以怨报德,忘恩负义的可耻之徒!”

    他叹一口气道:“这次我要违背鹏爷的命令了,奉盟主那边,我不会为李阀说任何一句话。”

    奚介道:“他果真是周大都督?”

    范少明一脸为难,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们几乎欠了他两条命。”

    第一次是挽救他们,第二次是没有动手杀人。

    “吴诸葛,我们该怎么办?你快拿主意吧。”

    奚介握枪的手都有些不稳:“常听周大都督的名号,还是头一次见真人,我怎觉得江湖传言保守了一些。看样子他也是要去巴蜀,先不提恩情,真要和他作对,我们这些人,是不是得准备一些棺材?”

    吴三思保持冷静,摸着下巴,思考许久才道:

    “老胡,先把你的事说来听听。”

    胡修槐闻言,便将扶乐城附近的事说了出来。

    三人后知后觉,终于知悉周大都督的另一层身份。

    “他竟然就是那位太平天师!”

    这一瞬间,作为黄河帮的大脑,吴三思想到了太多东西。

    抛开那一大堆乱世争霸。

    他想到一条叫人窒息的消息:“四年前,他被虎豹大营的人追杀?”

    胡修槐点了点头:“当时他的处境并不好,我还以为他死在河边,为此郁闷了很久,还曾找到鹏爷,让他随我去寻宇文成都麻烦。不过,后来宇文成都再未出现过。”

    范少明与奚介倒吸一口冷气:

    “短短时间,他就已经成长到了这等地步。”

    吴三思皱紧眉头,把无地自容的胡修槐拉了起来:“走,我们去巴蜀,倘若再见到这位周天师,老胡你先开口,把误会解除。”

    “什么误会?”胡修槐疑惑。

    吴三思道:“鹏爷被李渊坑了,我们漏了太多消息。”

    “周天师这些事,李渊一定心知肚明,鹏爷却被蒙在鼓里。武林圣地的人也出动了,恐怕早就知晓周天师要来,只有我们一头雾水。”

    范少明道:“如此一来,我们岂不危险,为何李阀阀主不提前讲明?”

    “倘若我们死在周大都督手中,鹏爷便要一条道走到黑,将黄河帮上下两万多人马全数投向李阀,与一帮之众相比,我们这些人死了,对李阀也没甚影响。”

    吴三思话罢,范少明等人都变了脸。

    奚介问:“咱们该怎么做?”

    “先去见奉盟主,只来增添情谊,李阀的事,一个字不要提。”

    “所以,得去寻大都督说话,让他晓得我们与李阀干干净净。”

    奚介欲要说话,吴三思抢话道:

    “我们这些混江湖的,也不指望称王称霸,不过混一碗饭吃,千万不能把自己的碗砸了。李渊也只是拉拢鹏爷,两边有些交情,还没有到让我们黄河帮卖命的程度。”

    吴三思作为副帮主,他这话一出,等于定了调子。

    范少明、奚介都能感受到他的言语变化。

    此前这位生诸葛可不是这般态度。

    不过也属实正常。

    论个人魅力,李渊的表现实在稀松,关中帮派都知晓他是个好色之徒。

    论李阀的势力,也没大到让他们甘心得罪这般高手。

    更何况,对方也是一方霸主。

    黄河帮再次上路时,心情已大不相同

    高崖之上,周奕瞧见黄河帮一行人离去。

    这种帮派斗杀,他看过一眼后本不想理会,只是发现了一名故人,这才出手。

    至于黄河帮站在李阀那边,他也没放在心上。

    太行帮的那几人,反而更吸引他。

    又在飞瀑之处待了五日,周奕便动身启程.

    ……

    一路走走停停,十多日后,眼前出现一座大城,城楼高过七丈。

    不过,见惯了江都的宏伟之墙。

    此时的成都在周奕眼中,只能用娇小玲珑来形容。

    隋之巴蜀,承袭了南朝梁、西魏、北周经营,又逢天下一统短暂太平。

    成都作为蜀郡郡治,既是西南政治军事重镇,也是连接西域、南中与中原的重要商埠。

    周奕一进都城,就感受到勃勃生机,处处浸润着蜀地特有的安逸与繁华。

    巴蜀三大本土势力也是受了这股气氛的影响,举行了一个决定蜀人命运的会议,不称王不称霸,保卫蜀郡,等待明主出现。

    首次进入这座大城,他也有几分迷茫。

    那感觉,就和当初第一次去南阳差不多。

    两边还真是有点像,南阳有大龙头杨镇,此地独尊堡、川帮、巴盟三大势力。

    外边在乱战,这两处都没有经历战火。

    至于江湖斗杀,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避免不了。

    周奕瞧见了坊墙、坊门。

    坊内是寻常百姓家,粉墙黛瓦的屋舍紧凑排列,院落深深,能听见孩童嬉戏、妇人捣衣、邻里招呼之声。

    再往前走,便察觉与南阳迥异之处。

    外边有护城河,城内更是河渠密布。

    当年李冰开凿都江堰水系,滋养着成都平原,锦江、解玉溪、金水河等穿城而过。

    此地河水清澈,可行舟楫。

    河畔杨柳依依,石阶上,浣衣女棒槌声声,笑语晏晏。

    满载着粮食、蜀锦、井盐、山货的扁舟来来往往,船夫号子粗犷悠扬。

    走了一段时间,周奕也感到安逸。

    不过此城极大,两眼一抹黑,到处都是街巷道路,不知要朝哪里走。

    周奕盘算了一下,现在有两个去处,第一是朝南走,去眉山郡寻袁天罡道友。

    第二便是留在成都,找多金公子。

    以侯希白的魅力,这会儿事情也该办成了吧?

    也许他已成为枪霸范卓的乘龙快婿,这么一来,我该去川帮。

    周奕坏坏一笑,觉得留在成都更好。

    等把蜀郡的情况弄清楚,再去寻袁天罡。

    心中有了这般打算,周奕也就不乱逛了,抬头瞧了瞧日头,接着四下环顾,寻个食铺医治肚肠。

    对老饕们来说,蜀地乃美食之国。

    周奕正寻酒饭,巧的是,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这香味隔了一段距离,但他嗅觉敏锐,立即找准方向。

    行过一个小木桥,仰头一看见到一栋二层竹楼。

    下方摆着一个大酒缸,招牌上写着“青竹小筑”。

    一楼有人在忙碌,却没多少客人。

    二楼更是清冷,一个客人也无,但周奕闻到的香味,就是从里边飘出来的。

    这倒是奇怪。

    他直上二楼,掀开竹帘朝里进,看到一名着蓝色印花衣裳的少女正在朝葫芦中倒酒。

    香味,正从酒中来。

    这少女亭亭玉立,神态闲雅。她转头过来,眼睛乌黑明亮,面貌虽不惊为天人,但也颇为清秀。

    一见周奕,她露出一抹异色。

    若非方才听到竹帘晃动的声音,绝不知道有人进来了。

    多朝周奕脸上瞧了一眼,少女清越的嗓音响起:“公子,有何贵干?”

    周奕朝她手中的葫芦指了指:“这是什么酒?”

    “郫筒酒。”

    “哦?什么名堂,怎么那样香?”

    少女笑了笑:“公子是外地客吧。不过你能闻到它的独特香气,说明是清雅之人。”

    她又道:“此酒起源于汉,在竹筒中密封发酿,把竹香渗入酒体,风味清雅。”

    “《华阳国志》提及蜀地‘酒醴之美’,说的便是它了。至于它为何这般香,乃是安大会头的秘密。”

    “哪个安大会头?”

    少女盯着周奕:“就是整个西南最大的酒商,号称巴蜀胖贾的安隆,他是多个行会的会头,故称安大会头。”

    原来是这个家伙。

    有道是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周奕心有所感,豪气掏出一块破碎的长叔谋之盾。

    “这葫芦酒,我要了。”

    少女轻盈一笑:“公子,这酒不卖”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