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0章 银针渡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30章 银针渡人 (第3/3页)

,回到总部。”

    楚天舒却思索起来。

    “不必,他确实可能有用,况且就算是活司马懿站在我面前,也未必就要避之如虎。”

    楚天舒将米酒一饮而尽,随意迈步,往村中走去。

    “且等我跟陈家的人,好好聊聊。”

    他穿过条条小巷,一路来到祠堂。

    祠堂里,蜡烛火光正亮。

    三个脑袋光溜溜的老头子,坐在供桌前,族里的青壮,正奋力将药酒搓在他们干瘦的身体上。

    楚天舒一走进来,那些青壮就面露惧色。

    有几个年纪小的,却奇异地掺杂着一点崇敬。

    西边老头一睁眼,就瞥见了自家重孙脸上那抹崇敬向往,心中不禁暗叹。

    陈家沟这么多年的风俗,把家传的太极拳,捧到越来越神化的地位。

    太极拳,好像已经跟别的武功完全割裂开来,代表的不只是技击,更是哲学、品德、权威、智慧。

    村子里的成年人,老辈人,希望用这种东西,让年轻人们在保持进取时,又不失孝顺。

    即使接触到外面的事物,开了各式各样的眼界,他们对村里的老人,也还是会有某种层面的敬重。

    可今天,全村佼佼者,都在一个外来的太极高手面前,被摧枯拉朽,击败倒地。

    从军阀头子体内,拽出大蛇的那一幕,更使这人的神秘,远远超过了村里的老头。

    中间的老头子,也有这样的心情,开口已先带着三分颓丧,道:“先生,学文已经说过,想让陈家沟的人参军之事。”

    “我等老朽之辈,绝不会阻拦的。”

    楚天舒笑了笑:“陈学文的意见,对你们有那么大的影响吗?”

    中间老头微疑,缓声道:“学文确实有不俗的名望。”

    楚天舒道:“那他剪了辫子,你们怎么不剪?”

    西边老头说道:“我们只是习惯了而已,毕竟我们生下来,几十年人生,都在大清国。”

    “况且,辫子也只是个表象,即使我们自幼听命,留着辫子,也从来没有觉得,我们陈家沟的人,就天生该低了旗人、低了洋人一头。”

    楚天舒说道:“那总之还是说明,陈学文对你们的影响不够大,否则,既然内心不在乎,又何妨把表象也改了呢?”

    “我要你们随我办事,却需要你们有自己的动力,而不能只是受旁人的影响,又被陋习所牵扯。”

    三个老头互相看看。

    “先生莫非也要说外面人那一套改造思想的事情?”

    西边老头道,“恕我直言,我们三个只是老朽之辈,如若敷衍听之,不能真心受教,只怕反而令先生不悦。”

    “先生要说这些,也该多说给年轻人。”

    楚天舒左手一抬,指尖捻出一撮银针,如折扇般张开。

    “我原是个医者,改善身体才是第一步。”

    “我要给你们的动力,也是先来自于肉身。”

    楚天舒扫视三人,从容的说道,“你们三个,已经老到每两天要做一次药浴,所以不能长久离开陈家沟。”

    “即使如此,你们的精力,也都在逐渐衰竭,顶多剩个两三年的寿命吧。”

    “一边漏,一边补,终究还是在折腾自己,收效自然不大,除非,先能封住缺口……”

    三个老头听出味来,佝偻着的身子,不自觉的就已挺直。

    西边老头瞪着眼睛,颤声道:“先生有补救之法?

    叮!!

    一根银针,落在老头眉心。

    旁边的少年,看到老人身体忽然僵滞的一幕,心中生出一个古怪的念头。

    三个老太爷身上,其实早就有一股老人味了,药味有时都难以将之盖住,只是他们自己好像不知道。

    就像庙里的泥胎木偶,年年积灰,岁岁渐朽。

    以为仿照了众人崇敬的神之相貌,就依旧威严,导人向正途,却不知道自己是泥胎,指的正途纵存善心,也都有灰。

    这时候,老头被一根银针定住,身体真僵硬的像个泥胎了。

    眼睛却愈发亮了起来。

    亮的像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