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0章 钱老师课堂开课了,下一步要办学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0章 钱老师课堂开课了,下一步要办学校 (第2/3页)

青年,最后大手一挥:“养鸡小组就先是你们十个人了,都跟着钱总队好好学本事,这是队里交给你们的头等大事!”

    青年们互相看了一眼,既感到被委以重任的激动,又有些面对未知的忐忑,有的说不出话来,有的大方应声:“保证完成任务!”

    其他人跟着喊:“保证完成任务。”

    “保证完成组织上交代的任务……”

    钱进看着这十个被挑出来的青年。

    都是好青年。

    虽然穿着臃肿破旧的棉袄,脸上手上都是风吹日晒留下的粗糙痕迹,但眼神清亮,人有活力。

    他能看出来,这些人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想要改变的渴望。

    于是他出去进车里,从驾驶室里搬出一个沉甸甸的纸箱。

    “来,一人一份,以后你们就要在学习这个战场上打仗了,这是给你们准备的‘武器’!”钱进把纸箱放在会议桌上打开。

    刘铁锤是组长,负责发放。

    他过去一看,下意识惊呼:“呀,这么多字典?”

    是厚实的《新华字典》。

    钱进说:“对,字典,一人一本,还有笔记本也是一人一本、钢笔墨水这些都是一人一套。”

    “再就是课本,这些课本我准备的少,你们十个人分成两个学习小组吧,一个组分一套。”

    他把资料书拿出来,还是老一套东西,《科学养鸡技术》、《鸡病防治大全》、《配合饲料配制与应用》、《简易鸡舍建造与管理》。

    封面上印着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和现代化的鸡舍图片,与生产队的破败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么多书?!”刘小梅惊喜地叫出声。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本《科学养鸡技术》,手指轻轻抚摸着光滑的封面,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这种书在当下实在太罕见了。

    钱进本来想买旧书来着,结果买了几本在翻阅的时候,他发现里面指不定哪里就有人写字。

    然后这些字迹里面有关于未来时间的记录,没办法,他还是得买新书。

    新书只要撕掉扉页关于印版信息就行了,像这种专业养殖书籍,里面不会有关于未来年代的记载。

    这方面他已经给魏雄图看过了,魏雄图没有提出过异议,就说明书的内容没问题。

    因为之前他曾经给魏雄图送过一些书,有的书里某一页出现了未来年代的标记,魏雄图就疑惑的问了他怎么回事。

    钱进当时用‘印版错误’给糊弄过去了,再后来他就很注意关于未来信息的保密问题。

    很刘二柱和其他人也凑过来,好奇又敬畏地看着这些大部头。

    对于习惯了铁锨锄头、渔网梭子和船桨的他们来说,书本,尤其是这种讲“科学”的书,是遥远而陌生的存在。

    “光看书不够,得有人领进门。”钱进准备给他们上课,但是办公室不合适。

    他问刘旺财:“老叔,我记得你们会议室里有黑板来着?”

    刘旺财反应过来,问:“你这会就要给他们上课?得要黑板?”

    钱进笑道:“没有黑板,我怎么给他们做板书啊?”

    刘旺财为难的说:“会议室确实有黑板,还是54年扫盲时候公社给抹出来的。”

    “可是,会议室里冷啊,自从入冬办公室里生了火炉,我们就没再进去,你看今天开会我们不也是在这办公室里开的?”

    钱进不甚在意:“它能有多冷?还能冻掉我的手去?是不是,同志们?”

    青年们哄然应是。

    然后他们就后悔了。

    会议室里是真冷!

    湿冷!

    而且生产队不管会议室还是办公室门窗都有漏缝,呼啸的北风夹着雪花刁钻的往缝里钻。

    钻的钱进一个劲搓手。

    刘旺财一看这情况不行,当即招呼人生起火炉又裁剪了今天刚到手的塑料布,将后窗给封了起来。

    这样,会议室里总算有些热乎气了。

    钱进双手抱着搪瓷缸暖手,等到刘旺财等人离开,他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开始写字:

    “光线不行是不是?那你们都往前,直接到我这里,咱们凑近了讲课。”

    “我先给你们上第一课,讲点最基础的,让你们心里有个谱儿。”

    昏沉的光芒里,煤炉散发着有限的热量。

    钱进站在黑板前,刘二柱一行人搬着板凳围坐在四周,像小学生一样挺直了腰板,瞪大了眼睛。

    钱进尽量用最直白、最生活化的语言讲解:

    “从基本的开始,不用我说你们也知道,鸡苗最娇贵,怕冷。偏偏现在咱们这里天寒地冻,所以首要任务就是给它们弄个暖和又不憋气的窝。”

    “刚从我去看过了,小鸡苗都养在了仓库里,那地方不错,用来衔接鸡苗的养殖工作挺好。”

    “不过这些鸡苗不能总在仓库里养着,环境不合适,而且它们生长的会挺快,仓库也太小了。”

    “这种情况下,等天好了,转暖了,你们就得把它们转移到山林里,得给它们搭窝棚。”

    他用粉笔画了个简单的坡形棚子,“像这样,用我带来的塑料布搭棚子,里面铺上厚厚的干草或者木屑,这就是‘育雏室’。”

    “塑料布保暖,但千万记得要留通风口,不然小鸡凑在一起喘不上气,全得闷死。”

    “到时候你们得留人去观察,安排好值班人员,保证不管白天晚上温度要保持在一个温度区间里。”

    刘二柱问道:“摸摸小鸡羽毛不就知道了?我看俺妈养小鸡,小鸡进窝里以后只要摸着鸡毛不凉了就行。”

    钱进摇头:“我给你们带来了环境温度计,你们一个窝棚里挂一个温度计,要查看温度……”

    他顺手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数字区间,又画了个温度计的简图:

    “所以要盯紧了温度和通风情况,温度有点高了,那就得给窝棚开窗,温度低了,就得把门窗给遮合一下,但记住一定要通风……”

    连写带画,按照手册上讲完了窝棚,钱进又开始讲饲料问题:

    “这鸡要长得快、不生病,饲料是个重要问题,这必须得重视。”

    “现在我是带来了小鸡料,嗯,你们给它们喂小鸡料就行了,具体喂多少看书,那上面都有具体的指导……”

    钱进翻开《配合饲料配制与应用》,指着里面的表格,“把这个指导做个标记,你们要对着表格上的数字来喂饲料。”

    “但是小鸡料数量不是无限的,对吧?它们迟早吃完了,差不多那时候就可以转为正常饲料了,别指望靠它们在山林里找吃的来生长,那能量不够,得继续加饲料。”

    刘小梅问道:“加玉米粒吗?我听下马桥的红虎姐说过,你们城里养鸡场给鸡喂玉米粒,可俺这队里玉米粒给人吃都不够咧……”

    钱进说道:“那也得把鸡给喂饱,只要它们长大了,你们不愁没钱买粮食,到时候的钱够你们买白面吃。”

    “没那么多粮票,再说我们庄稼人吃粗粮就行了,不年不节谁舍得吃细粮?”有青年嘟囔一句。

    钱进说道:“反正后面饲料得你们自己来搭配,别光喂玉米粒,那营养不够,鸡长不快,还容易得病,得讲究配比。”

    “看,玉米面是能量,豆饼、鱼粉是长肉的‘肉劲儿’,这东西用来提供蛋白质。”

    “还有贝壳粉、骨粉——这东西好办,你们海边贝壳有的是,给它们撒山林里就行,这是给鸡补钙下硬壳蛋的,就跟咱人吃钙片一样。”

    “还有维生素,书上说得很细……”

    他尽量解释着“蛋白质”、“钙磷比”、“维生素添加剂”这些名词,但一行人听的满头雾水。

    很正常。

    他们作为人都没有吃过这些东西,更没听说过这些东西。

    这样他们就着急了:“贝壳好办,玉米粒也好办,豆粕豆渣靠豆腐坊也能解决,问题是这什么维生素之类的……”

    钱进安慰他们:“别急,这个我来解决,到时候我会安排突击队来取豆腐鱼丸的时候,给你们捎带过来,你们按照配比加入饲料里就行。”

    维生素和骨粉都好办。

    尤其是维生素类物质,这个往饲料里加的不多,一百斤就能用好些日子。

    他从商城里随便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