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东欧市场开售!见我如一粒蚍蜉望青天! (第2/3页)
他们这些在CPU设计领域深耕多年的从业者来说,迈克·凯勒无疑是该行业的超级大神。
那在迈克·凯勒口中比他更强的陈延森,到底具备怎样的实力?
对此,陈延森心里想的却是:你不搞芯片,见我如井中蛙观天上月;
你若搞芯片,见我如一粒蚍蜉望青天。
他一出手,就把这群人都给镇住了,省得徒生事端。
橙子科技需要态度端正的合作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学阀专家。
接下来的流程极为顺利,没人作妖,也没人炸刺。
由吴盛裕主讲,逐一介绍了Orange Z1指令集的执行条件、编码格式、寄存器结构和内存访问方式。
胡锐晖眼中的兴趣愈发浓郁,他芯片设计领域已从业近三十年,以他的经验不难判断,Orange Z1的编码效率比MIPS强出一大截,功耗自然也会跟着缩减。
“陈先生,能让我们用仿真工具进行验证吗?”胡锐晖请求道。
“当然可以。”陈延森爽快答应,示意胡锐晖等人随意。
好酒也怕巷子深,好产品不一定能卖得好!
作为一款全新的CPU架构规范,Orange Z1必须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优化。
高通、华为的基带芯片为什么强大?
就是因为他们在通讯行业已经积攒了十几年的商业化产品经验,拥有丰富的测试和调配能力。
正当胡锐晖等人忙碌时,华为也收到了消息,并得知了胡锐晖前往橙子科技参观的事。
“余总,你觉得橙子科技的这款指令集专利,能否达到MIPS的水准?”
海思芯片总裁何波庭喊来了余晨东询问道。
毕竟在华为内部,大嘴和陈延森、橙子科技的接触次数最多,不久前还去了一趟虚城,拜访陈延森。
“以我对陈延森的了解,这人从来没有搞过无用功,但我又听欧洲的朋友说,两个月前,橙子科技的人去过ARM,多半是为了购买架构授权,所以,我也摸不准。”
余晨东皱着眉头,认真思索一番后,谨慎回答道。
言外之意,如果陈延森对Orange Z1有信心,就不会去找ARM买技术专利。
因此,Orange Z1大概率没什么技术含量,亦或是,针对物联网芯片市场的备选技术方案。
至于从11月到12月,不到两个月时间研发一款指令集技术,余晨东则完全没有想过。
连华为都办不到的事,橙子科技能搞定?
余晨东是理科状元、清华无线电专业研究生,并非是不懂技术的纯管理人员。
正因为懂,他才忽略了最接近真相的答案。
“ARM每年的授权费太高了。”何波庭叹气,眉头紧锁。
余晨东默不作声,他知道ARM的收费有多狠,一年几千万美币,外加1.5%的版税提成。
每一枚海思芯片,不管是销售还是自用,华为都得向ARM缴纳一笔专利使用费。
免费开源的指令集有RISC-V和OpenRISC,可限于功耗、编码效率等问题,并不适合拿来当作海思的底层CPU架构。
华为一边搞自研,一边硬着头皮给ARM交钱。
“何总,我认为不用着急,以胡锐晖的判断力,若是Orange Z1指令集能满足华科协会的科研需求,相信不久之后,就会传出华科协会购买Orange Z1指令集架构授权的消息。”
余晨东语气笃定道。
何波庭微微颔首,强行压下联系橙子科技的冲动,转而跟余晨东聊着即将上线的华为Ascend P2和C8813。
另一边。
经过一天的验证后,胡锐晖当即决定,购买Orange Z1的架构授权。
“一次性授权费1000万,版税提成0.5%。”
不等胡锐晖开口,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