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守岸线·“OE·自海洋而亡(2)” (第2/3页)
。他们的交谈声飘入筱晓耳中,令他牙酸头痛:
“……‘文明纠偏’模型波动率又超标了,熵增预测曲线需要第三修正……”
“南极‘冷库’报告,第7号古生物基因样本出现活性波动,请求‘生命序列’小组介入分析……”
“‘乐土计划’生态穹顶的光合效率低于预期,能源分配协议需要微调,向‘面包bot’提交申请……”
“太平洋环流模型数据包传输中断,是不是第七十二座塔的摇篮塔节点又出问题了?去查……”
每一个名词都让筱晓头皮发麻。文明纠偏?熵增预测?冷库?乐土?摇篮?面包?这些词组合在一起,听起来不像是在管理世界,更像是在——“塑造”或者“定义”世界,自己就像个文盲闯进了最高科学院。
……哦,除了面包,这个词他还是能听懂的。
筱晓不知情的是,他的猜测很正确,“世界枢纽”的作用确实不是用来干杂活或是管理世界,而是对于“小世界”进行进一步的塑造和创作。相当于上万名“奥利维斯”聚集在这里,用器械与光脑充当“笔”与“橡皮”,一点点“刻画”并“修饰”这个世界。
昔日,是一代代人依次描摹。
今日,是各国所有顶尖的大脑汇于一堂,共献智慧。
筱晓缩了缩脖子,试图降低存在感,反正自己是哈士奇,混日子岂不美哉?看在他刚来几天,光脑也没有给他派活,他始终都在熟悉光脑……呃,虽然他刚刚学会开机程序。
正好,机械人都在忙活,他被派发了一个活,去送一个金属箱。
他抱着金属箱,小心翼翼地贴着冰凉的蓝色结界墙根挪动。箱子上印着复杂的编码和警告标识,他一个字都不敢细看,只知道要送到“物质重构实验室”。
“咔——!”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巨大的蓝色结界“门”无声滑开,有人走出,里面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环形空间。筱晓下意识瞥了一眼,瞬间被钉在原地。
里面没有墙壁,只有悬浮在半空的几何结构,数以万计的数据流如同实质化的星河瀑布,映照出下方十几个围坐在环形操作台前的白衣身影。
“……确认‘世界树’已连接。”一个带着金属质感、毫无情绪起伏的男声响起,属于一个面容严肃如岩石的老者:“进入下一轮‘摹写’周期,本次‘摹写’围绕‘社会体制’、‘玩家体系’进行调控,重点在于缩小差距,减轻玩家与非玩家之间的阶层矛盾。”
“‘摹写’意味着局部信息静默和资源冻结,风险系数B级。”旁边一位气质如手术刀般锐利的女士立刻回应:“我建议先启动‘乐土’预案完成缓冲。”
“附议。”另一位疲惫的男人揉了揉眉心,“但需要协调东欧那边的资源配额,神殿的扩张需求优先级也很高……”
筱晓感觉自己像在看一场神明之间的会议,他大气都不敢出,只想快点溜走。
“站住。”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筱晓一个激灵,僵硬地转过身。一个身材高大、穿着同款白制服、袖子卷到手肘的米色长发女人正看着他。她头发散乱,手里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眼神锐利得像鹰隼,嘴角却挂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新来的?筱……晓?”女人瞥了眼筱晓的身份卡,“怎么抱着‘北国气温’的设定原型到处跑?胆子不小啊,你小子知道这东西要是掉地上,这一层都得被罚三个月的工资吗?”
筱晓脸唰的白了,双手瞬间僵硬如铁,感觉怀里的不是零件,而是一颗随时会爆的黑洞,连忙颤抖道:“对……对不起!我……我双手都抱着呢……”
他欲哭无泪……做一只“哈士奇”也好累啊!
米色长发女人笑了一声,大踏步走过来,毫不客气地伸手在箱体某个位置按了一下,箱子上危险的红色指示灯瞬间转绿:“行了,护盾开了,摔不坏。不过下次认准路,别在‘决策环廊’门口探头探脑。”
“是!”筱晓如蒙大赦,他这才认出女人:“您……您是伊莎贝拉博士?”
“我认得你,你出现过苏明安的直播里,你叫筱晓对吧。”伊莎贝拉灌了一口杯里液体,眼神扫向那个巨大的环形决策室,脸上的笑容褪去几分,低语般哼了一句,“……哼,这群人又要折腾了。真以为自己拿过几个世界奖项就了不起吗?根本没经历过世界游戏,就想拿老一套的高傲压制玩家派科研者……啧……人类千百年都没有变过……”
她摇摇头,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踱步而去,嘴里似乎还哼着不成调的曲子,与这高效的氛围格格不入。
筱晓抱着箱子,看着女人远去的背影,脸颊通红,心脏紧张得怦怦直跳。
……玩家派科研者?老一派科研者?
看来人类无论在哪里都存在派系矛盾啊。
筱晓又敬畏地望了一眼“决策环廊”。在那里,最顶尖的人类大脑们谈论着世界网络、调整生态平衡、“描摹”世界的决定。
而这里,仅仅是第一百三十六层。
他仰起头,望向深不可测的高空,隐隐望见两百层以上的楼层轮廓。天幕如盖,宇宙无垠,仿佛万千繁星都朝他落下。
……一百五十层以上,又会讨论什么呢?
……两百层以上,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第两百五十六层,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