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罗刹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六章 罗刹难 (第3/3页)

生不如死的生活。奔流不息的河水强烈的邀约,眼看追兵都快追上来了,他的心突然变得平静许多,和愤怒的追兵,和奔腾的河流相比,他不再是刚刚逃出坚牢时的激动和紧张。终于,他闭上双眼,背朝河流,身子向后倚。在落水的那一霎那,他看到了,他看到了罗刹王在等他,他没有死,他还能在战场上斩将杀敌……

    夜随着河水的流淌恢复了宁静。

    次日,阳光明媚地俯视下界,丛林在刺眼的光辉下献出了珍珠般的异光。罗刹将军被河水漂流了一夜,被冲到岸上刺眼的光线刺痛了他。也许他现在连什么是痛都不知道,只知道是阳光唤醒了他,命运不让他死,因为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往前走,与其说走,倒不如说是爬。这时,他看见一行人正向他走过来,而他现在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活下去,活下去为罗刹族争取光荣。他不知道什么人向他走过来,也许是罗刹人,也许是夜叉人,总之他不得不提高警惕,但伤口的剧痛使他再次失去了知觉。

    罗刹将军昏睡了很长时间,当他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大床上,床头镶嵌着一颗宝石,他终于认清了那颗宝石。那颗宝石是罗刹王曾经命人用多种宝石炼制而成的,是一颗象征着罗刹王的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他大概也猜出了这是什么地方,正要起身时,罗刹王与大祭司,也就是曹锦华大祭司一起进来。

    罗刹将军正要行礼,罗刹王忙扶住罗刹将军回床上继续躺着。

    罗刹将军为罗刹王讲述了他从被俘虏到逃离的经过。罗刹王不由得怒火中烧,其实看到罗刹将军身上遍体鳞伤,罗刹王已经猜出了个大概,但他没有想到夜叉王竟然如此残忍。可是也无可奈何,毕竟和夜叉族相比,罗刹族的财力物力根本和夜叉族无法相比。看到罗刹将军身上的伤,他开始对夜叉族的憎恨越来越深,恨不得将夜叉族的人斩尽杀绝,饮其血,食其肉。

    不容罗刹王有太多时间去悲伤,罗刹王收起悲愤为罗刹将军引见新敕命的大祭司,大祭司对罗刹将军的遭遇也表示很同情,在罗刹王的言语煽动下,大祭司也开始十分憎恨夜叉族人。

    “大祭司,我们该如何反击?”

    “陛下,反击之战,贫道已胸有成竹,但缺一样重要的东西,能不能反败为胜都要看这宝贝的发挥。”

    罗刹王一听大祭司胸有成竹,立刻问道:“缺什么?我立即准备!”

    “陛下,我需要在王宫后院建造一座擎天海阁,关于擎天海阁的布置和设计,贫道已经画在这木片上,擎天海阁必须正面与城楼下的战场相对而望!”

    罗刹将军听到罗刹王与大祭司的对话再也坐不住,他即刻从床上爬起来,忍着伤口裂开的剧痛,走到罗刹王面前,再次行了个礼说道:“陛下,臣也要参加建台之事,求陛下成全!”

    罗刹心疼地看着罗刹将军身上的伤,一口否决了罗刹将军的要求。罗刹将军从罗刹王腰间夺过宝刀。

    “陛下,如果你不答应臣,就请你用这把宝刀以臣不忠罪名将臣斩首!”

    罗刹王迫不得已,只好答应了罗刹将军的要求,并嘱咐他注意身体。

    建台工程被定在第二天。

    第二天,天刚刚蒙亮,罗刹将军从床上爬起,觉得伤口好多了,可能是那些撒在他身上的盐起了作用,精神也有些恢复当年的英姿。他走出罗刹王的寝宫,立即往王宫后走去。当他来到王宫后他惊愕住了,王宫后聚集了许多罗刹族子民来帮忙建造。建台工程进展的火热中,阳光从云层中露出半个脑袋,挥撒着光辉来鼓励这些不辞辛劳的罗刹族人。罗刹将军也马上加入了这个建造队伍,罗刹王和大祭司也在一旁指点建造。

    夜叉族本来和罗刹族是兄弟族,夜叉族因为地理位置,环境也比罗刹族要好很多,但夜叉族对别的种族都格外大方,而对罗刹族总是怀着排斥心理,并常常欺负比自己弱的罗刹族!

    罗刹族人天天盼望能胜利反击夜叉族人,为自己死去的族人报仇,而这擎天海阁的建造是罗刹族人翻身的一个好机会。他们都相信新任的大祭司一定可以为他们的罗刹族争口气,为了能血耻仇恨,个个都拼命地去建造擎天海阁,一个累倒,另一个接上。

    不到三天的时间,一座像模像样的擎天海阁终于建造成功,说辉煌也不算很辉煌,擎天海阁的底座只是用石头和混泥土筑成,中间是实心。在擎天海阁壁上采用了中国东汉时期的Z形梯。擎天海阁高约99米左右,最上面是一间亭阁,由八个石柱撑起,顶上固定一颗宝珠,宝珠的功能是可以在夜里发光,与中国的夜明珠差不多,只是比较大而已。擎天海阁上是按照伏曦的五行八卦而建造,底下用石头雕刻着八条神龙,象征八方来朝,总之,擎天海阁是完全按照中国东汉时期的建筑而造,颇具有中国东汉时期的古风。

    大祭司陪同罗刹王一同登上擎天海阁。站在海阁之上,俯瞰下面,整个迦索岛的地形尽收眼底,罗刹王激动的握住大祭司的手,“道长,我要以后,放眼望去的土地尽是罗刹族的天下!”

    大祭司走上前,望着整个迦索岛的全貌说道:“会如你所愿,现在轮到陛下做该做的事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