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钱是个合适的人选(求月票) (第3/3页)
大量文件和几本来自阿美利肯最新的科技杂志(翻译版)。
钱院长每次来这间办公室都感慨万千。
他来的很多。
几乎是眼睁睁看着这间办公室的军事类书籍慢慢消失,变成最新的科技杂志。
而科技杂志的边缘能看出明显经常翻阅的痕迹。
窗外只有鸟叫,其他声音一概没有。
整个51区就像是沉默的怪兽一样匍匐在西南腹地。
钱院长能看到对方手里拿着的信封上印着锤子与镰刀的图案,图案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对方皱起的眉头也充分展现出事情的非同小可。
“您找我?”
“钱院长,坐下说。
我有个重要的消息要告诉你。”
房间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收音机的低鸣和窗外的微风声交织在一起。
“苏俄的柯西金同志即将来燕京拜访,同时他们还带了苏俄航天局的同志一起前来,莫斯科方面点名表示希望你能够出席,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苏俄方面希望你来负责N-2火箭的研发。
而这次在燕京的见面就是一次面试。”
此言一出,钱院长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微微皱眉,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重复道:“N-2火箭?苏俄要我去负责他们的登月火箭研发?”
“是的,根据我们的猜测,阿波罗11号的成功登月,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科罗廖夫同志的去世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N-2火箭的研发接连受挫。列昂尼德同志显然是急了,希望借助你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追赶进度。”
此时的华国人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还有跨国提前甩锅这一招。
“这是个出人意料的请求。
但考虑到我在51区任职的经历,我实在不能也不愿意在这个时间点出国。
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我们的计划正处在关键时刻。
在此时我绝对不应该接下这个任务。
但毫无疑问,这是巨大的机会,是能够让我们同志接触到苏俄航天核心技术的机会,我也同样不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
既然有面试,那意味着他们也不确定我可以,那么我不合适去,我们可以派一个一定可以的同志去。”钱院长沉声说道。
“哦,谁?”
“我认为王曦继会是合适的人选。
我的想法是这样,以我工作繁忙为由推托,然后让王曦继和苏俄航天局的同志见面,我全程陪同。
提出联合研发的模式,王曦继人在莫斯科,我们经常线下见面讨论项目进展,燕京方面提供远程技术指导。”钱院长说道。
“苏俄方面会同意这样的合作方式吗?”
“尽人事听天命,树莓派要比苏俄的火箭技术重要的多。
我们只是单纯秉持着能不错过就尽量别错过的想法谈谈看。
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办法参与到阿美利肯和苏俄的航天竞赛中去,但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这场竞赛中会出现我们华国的身影。
既然如此,那现在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技术上的储备。”钱院长说道。
他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先辈的付出,未来的世界,华国不但坐在了这张牌桌上,甚至这张牌桌上只有华国和阿美利肯的身影。
“我相信熙及的水平足够主持N-2,越是有压力,他越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再加上华国的支持,我相信他能圆满完成任务。
包括这次面试,我也有信心。
只要苏俄真的想寻求外部帮助,我们会是最合适的合作对象。”钱院长补充道。
“钱院长,我还想问一下,那就是搞清楚他们的火箭设计,对我们造洲际导弹有帮助吗?”
“有帮助,但帮助有限。
我们搞清楚他们的理念,学会他们的方法,从长远来看,对我们肯定是有巨大帮助的。
短期来看,他们在燃烧室和发动机领域的设计我们能用到的地方有限,毕竟我们在材料领域太孱弱了。
中期来看的话,如果可以,我会和熙及充分沟通,让他在主导该项目的时候,可以试着用一些我们能造的出来的金属去打造发动机进行测试。
这样这部分结果我们就能直接拿来用。
而我们也能通过远程传真的方式,给他们提供树莓派的实时计算能力,这样相当于完全是花苏俄的资源去研究我们自己的航天发动机技术。
不过具体的理由我还要好好再和熙及商量一下。
要怎么包装这个项目,包装成是为N-2着想。”
“那我们有没有可能搞到苏俄航天领域的合金配方?”
“有一定可能,毕竟和他们合作过程中总是能够获得具体参数,靠这些参数和他们透露的信息,逆向破解是有可能的,但我们别报太大期望,这只是有可能。
因为对方有可能是误导我们,我觉得可以做,但没有太大必要。”
钱院长深谋远虑,短中长的收获都想好了,希望把这当成前所未有的良机。
而苏俄又犯下了惯性思维导致的错误,把华国当成其他socialism阵营的盟友国家了,会甘愿只做苏俄分配给他们的一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