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二章 吴三桂:侯爵你都不要?打仗打傻了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二章 吴三桂:侯爵你都不要?打仗打傻了吧? (第3/3页)

人梦寐以求都得不到这样的机会,为什么祖大弼要拒绝?

    难道是打仗把脑子打傻了?

    要是换了他吴三桂的话,那可是求之不得啊!

    只可惜他这次虽然也是有功劳的,但想要从伯爵升到侯爵,那基本上是没可能的。

    而且他已经知道之前封的爵位大多数都是不能世袭罔替的,所以这次打了胜仗之后他一直都在盘算着怎么把自己的这个伯爵变成世袭罔替,好让子孙后代都能跟着享福。

    但他还是不理解为什么祖大弼要拒绝这样的好事?

    想到这里,吴三桂不禁脱口而出:

    “为什么?以你此次功劳,你受侯爵之位当之无愧,为何要拒绝?”

    祖大弼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无奈和忧虑。

    最后他缓缓地说道:

    “若我不是姓祖,若我不是身在边疆,我自然不会拒绝。”

    “但是你要知道,祖家已经有一个侯爵了,万万不能再有一个了。”

    “一门双侯爵,又同时在边疆任职,又同时手握大权,如此一来,你让朝堂上的那些文武百官们会怎么想?”

    “身居高位,有时候不一定是好事,反而会落下把柄。”

    “稍有不慎,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祖大弼的担心并非是没有道理的。

    本来之前的松锦之战,他的哥哥祖大寿受封侯爵,他自己获封了伯爵,这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

    而且朝廷接下来还对他们委以重任,祖大寿更是成为了辽东最大的武将,手上掌控的兵马超过了十万,可谓是恩宠有加。

    在这个时候他又立下了大功,如果再把他这个爵位从伯爵升到侯爵的话,那么他们兄弟二人在辽东的势力就会达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件好事儿?

    毕竟谁不希望手里的权力大呢?

    但这对于他们而言却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权力太大就容易引发其他人各种各样的猜测。

    万一到时候朝廷有人诬告他们说他们蓄意谋反,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虽然陛下和太子或许会相信他们,但是有的时候诬告多了,假的也有可能会成为真的。

    到那时,他们祖家可就万劫不复了。

    再者说了,按照目前的形势推断,大明迟早是要对建奴用兵的,到时候身为辽东总兵的祖大寿必是主将。

    等灭了建奴,又是大功一件,说不定会直接获封国公!

    到了那时,他的身份地位自然也会跟着水水涨船高,即便他还是一个伯爵,又有谁敢轻视他?

    所以在祖大弼看来,自己目前还是低调些比较好。

    吴三桂其实也不是傻子,他心思敏捷,很快就明白了祖大弼到底在担心什么。

    同样的,他也联想到了自己身上。

    毕竟他现在可是和祖大寿、祖大弼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要是祖家出了什么事儿,他吴三桂也很难独善其身。

    想到这里,吴三桂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舅舅你的担心很有道理,不过太子殿下若是执意要封你为侯爵的话,你要是这么直接拒绝也不太好吧?”

    祖大弼听到这话,也是苦笑了起来。

    因为真要这样的话,他其实还真没办法直接拒绝。

    毕竟这位太子爷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自己要是驳了他的面子,会不会在他心里落下不好的印象?

    祖大弼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祷,希望到时候别把他的伯爵给升到侯爵

    可怜的祖二疯子,他大概是大明历史上最怕被升爵的人了!

    只不过祖大弼和吴三桂都没有想到的是,其实朱慈烺一早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朱慈烺心思缜密,他自然明白祖家的势力已经足够大了,如果再给祖大弼封侯爵,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他早就开始想好了计策,如何在不引起朝堂动荡的情况下,合理地嘉奖这些有功之臣。

    虽然大军距离宣府的距离不算很远,但毕竟下了大雪,所以原本平坦的道路也变得有些泥泞不堪,马蹄踏上去,溅起一片片泥水。

    导致十里的路程居然走了半个多时辰。

    但好在这一路上总算没出现什么意外,没过多久,大军便出现在了宣府城外。

    而此时此刻,朱慈烺早就带着一众文臣武将在宣府门口等候着了。

    当看清楚站在宣府门口的众人时,祖大弼赶忙回首示意大军停下。

    随后祖大弼二话不说,赶忙翻身下马,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吴三桂以及其他武将见状也赶忙下马,随后跟着祖大弼一起冲着朱慈烺走去。

    双方一见面,祖大弼一行人便赶忙跪了下来。

    他们双手抱拳,满脸激动的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臣等不辱使命,今日得胜归来。”

    那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在向朱慈烺诉说着他们的忠诚和功绩。

    朱慈烺见状,赶忙上前亲自将祖大弼和一众武将扶起,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道:

    “诸位,本宫就知道你们一定不会让本宫失望的,此番大战,你们都是大明的大功臣,你们的功劳本宫不会忘记的,快快请起,随本宫进城。”

    “秦将军,劳烦你安置好其他的将士们!”

    朱慈烺说着,又看向了一旁的秦良玉。

    秦良玉赶忙拱手道:

    “殿下放下,臣知道该怎么做!”

    随后,朱慈烺再无一丝犹豫,当下便拉着祖大弼的手往城里走。

    祖大弼心中瞬间涌起一股暖流,因为他感受到了这位未来皇帝对他的重视和关怀。

    与此同时,秦良玉直接带着一众兵马上前,然后和那五万骑兵接应了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将他们带到早就安排好的营帐内进行安置,然后好酒好肉地供着。

    毕竟宣府的地界实在是太小,根本无法容纳这五万骑兵进入,只能委屈他们在城外呆着了。

    除此之外就是负责接收俘虏和战利品了,这也算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了。

    那些俘虏们被一一登记造册,战利品也被仔细地清点整理。

    不过好在宣府人手也足够多,大家都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