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提名之后(3/4) (第3/3页)
经很不错了,毕竟是一部华语文艺片…”
“票房应该超过500万美元了,如果能顺利拿奖,距离奥斯卡还有两个月,那总票房没准能超过800万美元!”
“美国也没有那么多文艺片爱好者,《生命之树》的票房才1300万美元,我们特推崇的《怦然心动》,北美票房只有175万美元…”
“最佳导演我肯定是没戏的,大部分提名电影我都看了,个人感觉要么是《鸟人》的导演亚利桑德罗,要么是《少年时代》的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最佳影片也是这两部二选一…”
“下个月16号颁奖典礼…我肯定要去现场啊…”
“公关手段…我又不混北美电影圈,他们有什么手段,我上哪知道?”
沈言真的不知道A24用了啥公关手段…
其实奥斯卡允许公关,可以理解,毕竟电影的好坏是非常主观的东西,也非常容易受到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因为它没有评判的标准。
一部质量过得去的电影跟另一部质量不错的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PK《阿甘正传》…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导演(《蓝白红三部曲之红》)PK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阿甘正传》)…
孰好孰坏?
奥斯卡又不同于欧洲的那些电影节,它是由几千名评委投票产生结果,所以在舆论上对这些评委的投票进行影响就存在可能。
所谓的公关,手段无非是:发布相关公关稿件,尤其是一些著名影评人的文章,接受电视采访,参加各种电视节目,参加各种奥斯卡前哨奖。
新兴的手段主要就是增加网络声量。
这些动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左右投票人手里的票。
不过,沈言怎么也没想到《新闻联播》居然也给了两分钟的报道…
“我国著名导演沈言凭借电影《燃烧》斩获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金狮奖三项大奖之后,拿到了第7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提名…”
甚至还给了沈言的采访镜头…
“挺高兴的,这个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中国电影得到认可的象征!”
“请大家关注之后的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