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杀青(1/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4章 杀青(1/3) (第2/3页)

想到了便便…

    “天问三号”在火星表面的计划滞留31火星日,但是在18火星日出现意外,所以六名宇航员在这18天时间里留下了大量排泄物。

    呃,准确地说是利用便便来种植马铃薯…

    其实,便便是不能被直接用于给土壤增肥——即使是新鲜的排泄物也很难被植物的根系直接吸收,事先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酵过程,农业上称之为腐熟。

    哦,原版的《火星救援》并没有腐熟的过程,很正常,论及种地,美国人跟我们差远了!

    大飞的身份不止是植物学家还是农学家…

    所以,有腐熟的过程…

    只不过没有拍特写,而是给了沈滕带着鼻塞讲解的镜头,毕竟太恶心了!

    一边干活,沈滕一边讲解自己的工作:“必须要提醒一句,人体排泄物最大的问题倒不是农业上的,而是对火星环境可能会造成的不可预知的影响。

    因为每个人体内都有不同的微生物,包括寄生虫、细菌、病毒。即使是一个健康人,体内的微生物未必会对本人造成影响,但是一旦进入了全新环境,谁都不知道它们会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怎样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宇航员的排泄物需要被小心地封存起来。”

    “我在想,如果我回到地球,下一批“天问四号”的宇航员会在火星遇到大肠杆菌变异出来的外星怪物也未可知呢!”

    “啧啧,我养出了异形!”

    对了,关于开头的火星风暴…实在没法修改!

    航天局建议改成了陨石天降!

    毕竟火星的大气非常稀薄,其气压相当于地球大气压的0.6%。所以火星上再强烈的“风暴”,其威力也就相当于地球上的清风拂面。所以吹翻火箭,打昏大飞的风暴根本不可能存在。

    相比较而言,由于火星的大气层比地球薄很多,陨石不能完全的在大气层中被烧毁,陨石天降的概率比火星风暴的概率大多了…

    但一旦改成陨石天降…

    主要冲突可能变成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天外来客或自然灾害,这将完全改变角色的心理和行动逻辑。

    《火星风暴》中的冲突在于如何在极端天气下生存,改成陨石后,冲突可能转移到如何避免或减少陨石撞击造成的伤害。

    这就不对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