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立人设(3/4) (第2/3页)
“…感冒咳嗽…我怎么可能上节目?”翻了翻白眼,沈言干脆掏出手机,发了一篇文章给她:“给,我写的关于《金陵十三钗》的影评,你用你的账号发一下…然后备注:我从我哥电脑里找到的…”
沈莉翻看了一下…
先是夸奖:运镜,布景的纵深感,打光,画面无可指摘,这些方面确实是张导的专长之处,其中多个慢镜头,教堂的花窗,刻画南京城内惨状,日军的残暴等等可以被称得上是教科书式镜头。
背景音乐也十分应景,出现时机极为恰当,对于烘托气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后就是一连串的批判:但电影本身没意思…就是一部典型的白人救世电影,如果这个电影的导演是美国人,我会给满分,可惜,导演是张艺某,中国籍贯的导演。
“电影很猎奇!用朦胧迷离的风尘去调和残酷惨烈的现实,用牺牲的战士和无辜平民作老白男善良正义的背景板…所以很多人说《十三钗》的观看很别扭,别扭就对了…非历史性、非民族性的核心剧情逻辑,却利用题材骗取了中国观众的历史和民族情感;
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又让位给了廉价的、煽情的、滥俗的叙事情感和逻辑。”
“很多人说妓女拯救处女,这不是主要矛盾点,主要矛盾在于沉浸在“救赎”的逻辑线索中,而在影片的话语之外,真正的施暴者——民族的、阶级的强暴被轻轻放过了,时代背景下的悲壮感消解了!”
“我真觉得张艺某不该是这种水平…顺便,建议他看看《功夫熊猫》,看看梦工厂那批人是怎么了解道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在我这里,《金陵十三钗》是不真诚的…所以,我最多只能给他一个及格分。《金陵十三钗》最大的优点就是贡献了妮妮…真的有风情感的女演员!”
“另外,《金陵十三钗》这电影不可能有任何奖项斩获,好莱坞早就受够了白人救世叙事,张卫平也不舍得花钱公关…
做个预测,今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铁定是伊朗电影《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推荐大家看一下《一次别离》,这电影太猛了,直接通杀了柏林电影节,不仅拿了最佳影片金熊奖,还斩获了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银熊奖,人家在颁奖季的表现,直接拿了所有奥斯卡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