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 俗世之垢(求月票) (第2/3页)
子里传来大人有些粗重的喘息声。
老秦也迷惑:大人在干什么呢?
许源把整个舞台举了起来,正在查看每一处细节。
“请妙妍真人先休息一下,本大人有事情走不开。”
老秦“哦”了一声就去了。
安排了纪霜秋去招呼妙言真人。
别的大高手都有几分脾气的,许源要是说“本官很忙,你先等一等”,心中必然会有几分不快。
但妙妍真人生性恬淡,听了秦泽的回话,就跟着纪霜秋走了。
纪霜秋将妙妍真人安排在衙门后院,原本是高万丽住的那个跨院。
这里重新修葺过,十分整洁干净,不过各种绿植还没来得及补种。
一直到了傍晚,许源这边终于完事了。
前面衙门的一间狭窄、闷热的值房中,几位文修也完事了。
他们为“许掌律智破番鬼计”,编了个曲折而圆满的故事。
直接做成了案卷,呈给许大人看过,然后在弟兄们之间传阅。
许源看过之后,才去见妙妍真人。
“天竺使团众人,已伏诛。”妙妍真人淡淡说道。
许源翘起大拇指:“真人神威!幸亏您及时赶到,否则这群恶徒就不知要逃到何处去了,而他们很可能会在我皇明境内流窜为祸!”
“嗯。”妙言真人应了一声。
就没有下文了。
许源有一点点尴尬。
我说了这么多,使劲地夸奖你,你就“嗯”了一下没了?
许源略等了一下,发现妙妍真人的确没有继续开口的意思,只好自己再说道:“真人晚饭想吃些什么,下官命人准备。”
“随便。”
“呃……”许源沉吟一下:“尝一尝占城本地的甘蔗虾卷可好?”
“都行。”
“那我命下面人去准备,真人是在屋里吃,还是去外面的酒楼?”
“屋里吃。”
“好,待会我让人送过来。”
许源说完,看着妙妍真人。
妙妍真人安静的坐在桌边,拂尘搭在左臂手肘中,安静素雅的坐着。
并没有去看许源,眼神已经有些放空。
许源不会了。
您是指挥大人请来来坐镇的,那么在这件事情上,总要有些交代吧?
但是没有。
妙妍真人一点也不想跟不熟悉的人说话。
“那个……”许源只好自己问:“关于平天大圣和忏教的事情,真人准备怎么安排?”
妙妍真人显出了几分“恍然”之色,像是……刚想起来还有这事呢。
“我最近没什么事情,可以留在占城大约……”她想了下:“至少三月,足够了吧?”
“应当是足够了。”许源颔首。
“好。”妙妍真人又没话了。
许源挠挠头:“下官告退。”
许源出来,给妙妍真人关上房门。
关门的时候,许源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错了,总觉得妙妍真人好像松了口气?
跟妙妍真人“交流”有些好费心力,许源命人做好了晚饭,就让纪霜秋送了过去。
自己也不露面了,回去继续琢磨“美梦成真”了。
过了小半个时辰,纪霜秋来了。
纪霜秋两只大手中,捧着一本线装古册,有些不知所措:“大人,妙妍真人赐了我一道武密……”
“好事啊,”许源随口应了一声,拿起她手中的线装古册翻看了一下,就觉得不对劲了。
这一道武密,名为《天星坠》。
水准极高,许源估计得有六流!
即便是五流的武修,这种本事也是不传之秘。
钦天监这么富裕吗,这种水准的武密,随手就赐给了一个刚认识不久的武修?
许源皱了皱眉,问道:“妙妍真人和你很投缘?”
修道法的人,讲究缘法。
纪霜秋还是茫然:“好像并没有吧,秦大人让我服侍真人,可我跟她说十句话,她也回不了我三个字。”
许源心中一动:“你一直在跟她说话?”
“嗯啊,”纪霜秋道:“这样的高人,住在咱们衙门里,这差事又落在了我身上,我当然要多问问人家有什么需求。”
许源回忆了一下,纪霜秋不算是个话痨,但的确有那么点自来熟。
于是就明白了。
可怜的纪霜秋大抵是被嫌弃了。
她在妙妍真人身边喋喋不休,妙妍真人不知该怎么应付。
又说不出直接赶人的话。
于是甩出一本武密:本真人这里有一本绝世秘籍,看你根骨惊奇,乃是千年一遇的练武奇才,就赠与你了。
你看,这么好的神功,你快快去修炼吧。
最好是没修成就别再来见我了。
纪霜秋问道:“大人,属下受之有愧啊,这该怎么处置?要不属下去还给真人吧……”
“别——”许源拦住她,你别再去烦人家了:“这……也算是你的机缘吧,拿去修炼吧。”
“可以吗?”纪霜秋有些不敢接受:“要不我还是去还了……”
“让你收下你就手下!”
“是。”纪霜秋挨了训,乖了,拿着这本《天星坠》出来了。
郎小八就在大人门外,纪霜秋出来的时候,郎小八羡慕的眼睛都直了。
纪霜秋一瞪眼:“看什么看?”
“看武密。”郎小八如实回答,肯定不是看你啊。
纪霜秋想了想:“你想看?”
“想。”
纪霜秋咧嘴一笑:“叫姐姐,就给你看。”
“姐姐!”
喊得纪霜秋一愣,你都不犹豫一下的吗?
也太没骨气了吧?
郎小八已经把《天星坠》拿走了,飞快的翻看起来。
许源在屋里也听到了,隔着门无奈道:“你俩一起去修炼吧,让周雷子过来替你。”
郎小八还有些不放心:“周雷子办事不稳妥……”
“快滚!”
“是。”
……
晚霞满天,映的运河河面一片金黄。
远山中的邪祟已经蠢蠢欲动。
河水浪花翻滚,水中藏得东西似乎有些等不及了。
运河码头变得无比忙碌起来。
所有的船都要抢在这最后的时刻停靠。
一艘客船刚挺稳,桥板搭好,甲板上的人便一拥而下。
码头上运河衙门的小吏犹在不停催促:“都快一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